一辆破旧的小推车,一个残破的蛇皮袋是代传华的“标配”。 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汤沟镇三汊河社区,一辆破旧的小推车,一个残破的蛇皮袋,这个“标准配置”让代传华老人的形象似乎与所有上了年纪的拾荒者并无二致。可是在熟悉他的人眼中,这个老人身上处处透着自尊和自信——坚持八年为失信老板偿债,他的慨然重诺,让人们心生敬意、不敢小觑。
2009年,代传华在家附近一油厂从事粮油代收代发兑换的工作,老板知道代传华在当地一贯厚道,便将三汊河社区的粮油兑换点放在了代传华家。附近群众相信代传华的为人,知道他在粮油兑换上从来不会少斤缺两,便纷纷将菜籽送来兑换成粮油,随时取用。屋漏偏逢连阴雨。油厂老板因经营不善,在卖掉村民的粮油后一走了之,给代传华丢下了价值18多万元的无处兑换的油票。
村民们纷纷上代传华家来讨债,代传华家里剩余的粮油全部被“洗劫一空”。“老板跑了,但群众是将菜籽交给我的呀。群众的油我必须得还。”当时代传华还开着一个小店。跟儿子商量之后,他告诉大家:“店里还有点东西,你们看值多少钱,先用油票换走吧!”有人于心不忍,告诉他:“欠钱的是老板又不是你,你也是个打工的,不用为欠我们的粮油担心,我们不用你还。”可是代传华却表示:“只要我一天活着,一定把欠你们的都还上。”
代传华的生活远比一般人来得坎坷——家中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女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唯一的儿媳妇实在忍受不了家庭的贫困,丢下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至今未归,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代传华身上。从那以后,年过六旬的代传华让妻子在家照顾病情较重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女,自己带上病情较轻的二儿子开始四处打工。钟点工、勤杂工、搬运工,不管多累多脏,只要能挣钱,代传华就带着儿子干。头几年,老人省吃俭用,一年还能还上几千元。后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做不了重体力活,只能背上蛇皮袋,推起小推车,起早贪黑地捡拾废品。
一直到去年,代传华的大部分债务终于还清。他特地买了5斤一般人不吃的“老肥肉”,一家人过年一般狼吞虎咽,将肥肉吃个精光。
代传华用八年的辛苦,换来当年承诺的兑现,为失信老板承担起责任,他的行为让当地的村民竖起了大拇指,把他当做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