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14日
节水,让城市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城镇节水改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8号)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简称“水十条”)明确了加强城镇节水的工作任务,全面建设节水型城市。
  延安地处内陆山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全市年均降水量550毫米,水资源总储量13.3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612立方米,低于国际人均最低1000立方米需水线。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延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约用水,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据测定,“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浪费到3.6公斤水,1个月里可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足以供给一个人的生活所需。可见,一点一滴的浪费都是不应该有。至于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吨;哗哗响的“大水”,每小时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吨。可见,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
  城镇节水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提升水环境承载能力、应对城市水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城镇节水工作,有利于加快相关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对支撑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创建节水型城市,有助于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城市水资源,提高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水平,使有限的水资源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保障城市经济和建设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