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34个旅25万人,以嫡系胡宗南部为主力,对我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进行重点进攻。当时陕甘宁边区部队只有约3万人。中共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决定留守陕北,并任命彭德怀为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兼政治委员,下辖6个旅2.6万余人,组织保卫边区。
3月13日,国民党军开始兵分两路进攻边区,配合空中轰炸,扬言要“三天占领延安”。彭德怀临危受命要了两个手摇马达小电台,调集人员,组织了一个仅有五六十人的小小指挥部,指挥我军节节抵抗。在掩护中央和地方撤退,灭敌5200余人后,我军主力于19日有秩序地撤离延安。
撤离延安前,彭德怀预料胡宗南必然急于找我军主力决战,先后派部队两次勘察青化砭地区地形,预设战场。撤离延安时,我军一部伪造北撤之势,组织小股部队顽强抵抗,向北佯退,引诱胡部主力向安塞方向追击,主力部队则集结在青化砭南公路两侧,布成带形阵地,准备伏击侧翼之敌。敌人果然中计。25日,当敌整编三十一旅旅部及九十二团2900余人进入我军伏击圈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全部被歼,活捉敌少将旅长李纪云等,缴获全部装备和辎重。
青化砭战役后,我军主力隐蔽集结于青化砭西北。胡宗南发现我军在青化砭附近,吸取教训,为了不给我军制造歼灭机会,集结重兵,采取“方形战术”,以主力三个旅由南向北分两路追击我军。等发现我军主力位于青化砭西北后,又在清涧、瓦窑堡各以一部兵力守据点,集结主力于蟠龙、青化砭向北进攻。
根据胡军动向,彭德怀判定敌人消灭我军主力信心不足,企图把我军赶到黄河以东,遂确定了每战必胜,粮食、弹药、被服、人员的补充主要取之于敌,继续消耗疲惫敌人、待机歼敌的作战方针。我军主力随即先转移至瓦窑堡西北地区,后又转到青化砭西北和安塞以东地区,一步步迷惑和调动敌军。敌人不明动向,为了防止我军向西南发展,将兵力收缩于延安以北,并为防止瓦窑堡一三五旅孤立,派两个旅向北接应。彭德怀判明敌情后,果断地将主力埋伏在瓦窑堡以南羊马河地区,以精干部队阻击北援之敌,于4月14日,将南移之敌一三五旅包围在羊马河地区。经过不到两小时激战,全歼该旅4700余人,俘少将代旅长麦宗昌等将领,缴获其全部美械装备。
胡宗南发现我军主力后,集中七个旅由南向瓦窑堡进军,企图压迫我军退至绥德、米脂一线。其时,从延安撤出的部分中央机关正在陆续东渡黄河,国民党空军发现后判断我党中央和我军主力准备东渡黄河。蒋介石力催胡部主力北上,企图汇合北线敌军将我军歼灭于佳县、吴堡地区。彭德怀因势利导,派出小部兵力节节抵抗,诱敌北上无定河、绥德、米脂一线,主力部队则经过短暂休整,于5月2日突然发起蟠龙战役。蟠龙位于延安北,是胡军一个重要补给点,敌人配置了力量很强的一六七旅驻守。激战至4日黄昏,全歼守敌6700余人,俘少将旅长李昆岗等,缴获大量粮食和军用物资。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从中央撤出延安45天内,西北野战兵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三战三捷”,以弱胜强,稳定了战局,打开了西北战场胜利的局面。 (作者单位: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