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0日
漫漫养鸡路 殷殷富民情
——记延川县人大代表马世礼
马世礼查看贵妃鸡生长状况
  通讯员 赵力 本报记者 方大燕 实习生 延媛
  延川县文安驿镇住着一个厉害人,他是一位胸怀梦想的农民,也是一位白手起家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他就是延川县人大代表马世礼。今年41岁的他专注养殖事业已经11个年头,是名扬十里八乡的养鸡专业户。
  养鸡“啄”出致富路
  高中毕业后,马世礼一直在家务农,但繁重的农活并没有压弯他的脊背。面对生活的窘迫,他没有向命运屈服,立志要凭借自己的勤劳和胆识,走出一条致富路。“我2005年开始搞养殖。一次在看新闻时,发现别的地方养鸡都做得不错,就萌生了搞养殖业的想法。在这之前我包过果园、摆过地摊、开过小卖部。”马世礼说。此后的日子里,他买书学技术,四处向人请教养殖经验,钻研养殖技术,把自家的旧温棚改造成鸡舍,开始了他的养殖事业。
  万事开头难。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场地,马世礼的第二批鸡苗出现了意外,面对沉重的打击,他一度想放弃。“那个时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充满了失败感。”马世礼说。在家人的支持和亲朋好友的鼓励下,他靠着一股钻劲儿,凭着一股韧劲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收获了事业的第一桶金。
  蛋鸡养殖顺利起步,让马世礼充满干劲。在之后10多年的摸爬滚打中,他四处筹资、闯市场、学管理,公司规模逐步扩大。现在,他成立了一家蛋鸡品种良种化、设施现代化、管理科学化、防疫程序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高标准蛋鸡养殖公司,生产的鸡蛋还获得了全国无公害禽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现在都是标准化养殖,自动刮粪机、自动上料机,恒温控制,消毒的、降温的、排粪的全部都是现代化管理。”马世礼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马世礼的公司已经被确定为陕西省标准化养殖场、延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学生“营养餐计划”生产、供应企业。如今,马世礼每年可向市场提供鲜蛋400余吨,让百姓能够吃上放心、安全的鲜蛋。不仅如此,他还为贫困群众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
   大户带小户 户户奔小康
  在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马世礼主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与延水关镇168户贫困户签订了合作协议,按照公司发包、农户饲养、公司包销、利益分享的畅销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我年纪大了,外出打工没人要。世礼这里一个月给我发2000多块钱,天阴下雨不误工钱,有了这些钱,过日子再也不用紧巴巴的啦!”贫困户马富平说。
  马世礼免费向周围群众提供鸡苗,发放防疫疫苗,向大家讲解饲养知识和防疫技术。在他“送、传、带、帮”的带动下,贫困户的养鸡热情高涨,全县范围内也掀起了一场发展良种蛋鸡养殖产业的热潮,使得他的养殖产业得以迅速做大做强,带动了全镇的集体经济效益,让贫困户抱团取暖的同时实现精准脱贫。用他的话说:要想带动贫困户致富,共产党员就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着农民一起干!
  马世礼作为养鸡大户多次受到县、镇表彰奖励,今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面对这些荣誉,他深感责任重大。“希望有志脱贫的贫困户能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脱贫致富,早日过上幸福生活,那样我创业就更有意义了。”
  马世礼告诉记者,他计划今年示范带动养鸡户300多户,散养土鸡存栏规模达5万余只,带动更多的农户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延川县文化旅游事业红红火火,我想结合全县红枣、苹果观光采摘园等空闲土地,发展孔雀、野鸡、珍珠鸡、贵妃鸡、东涛鸡等观光动物养殖,让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均变成致富造血原料。”马世礼望着这片土地,展望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