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法院“院长讲办案故事”网络视频大赛成功举办 本报记者 刘西英 班姣 通讯员 惠兴文 胡江
2017年,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坚持为人民司法的思想,强化为大局服务的理念,锻造为历史担当的队伍,创造为圣地添彩的业绩”为总体工作思路,勇于攻坚克难,奋力追赶超越,审判、执行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绩优异,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
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抓好思想政治建设
一是切实抓好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组织瞻仰革命旧址,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深化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邀请瑞金、遵义等法院和政法院校代表,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革命老区法院工作新局面”座谈会,找准革命老区法院工作结合点、着力点,确保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狠抓从严治院。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规矩、政治纪律,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履行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确保公正廉洁。树立和强化“圣地意识”,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延安和法院形象。紧盯领导干部和执法办案,加大督察力度,持续正风肃纪,全市法院核查处理投诉举报40件,立案查处3件,给予纪律处分2人。对中院1名严重旷工干警给予开除公职处分,对4名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法官干警提醒谈话。三是打造过硬队伍。突出政治标准,看重工作实绩,用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中院提拔任用干部30人,反响良好。加强针对性业务学习培训,培训人数达1580人。组织两级法院院长到苏州、徐州法院,现场举办追赶超越培训班。
狠抓执法办案,保障追赶超越大局 在狠抓审判质效提升方面,2017年全市法院受案39553件,是2014年的两倍。该院坚持办案质量和效率并重、个案审限内结案率和案件总体结案率并重,自加压力,艰苦奋战,审、执结37978件,比上年上升20.01%,结案率为96.02%,审判质效名列全省前茅。其中,中院受理各类案件4235件,结案4088件,结案率为96.53%。在狠抓执行难问题解决方面,突出执行“强制性”,2017年以来,会同组织、纪检等部门约谈“公职老赖”173人,共司法拘留720人,移送追究刑事责任11人,向最高人民法院“黑名单库”和省公共信息平台推送失信被执行人821人,曝光失信被执行人8批1046人;在公安机关协助下开展追查躲债被执行人专项行动,从外地抓回85人;219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了义务。推行网上司法拍卖,全市法院2017年网上拍卖物品43件6500万元,提升了财产处置质效。全市法院执结案件8668件,比上年增长36.38%,向群众兑付执行款20.4亿元,相当于过去五年兑付总量的一半。申请执行案件大幅增加,固然增加了办案压力,但体现出2016年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工作以来司法公信力明显提升。在院庭长带头办案方面,中院院长康天军主审了一起特大刑事案件,并就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向市委写出加强矛盾化解、基层治理的专题报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作了批示。全市法院院庭长办案占结案数50%以上。对当事人来访即接、来信必处,纠正、化解了一批复杂、疑难案件。省综治办社会调查显示,延安法院系统2017年群众满意度为94.59%,比上年增长3.5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13个基层法院中有10个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推进司法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
在推进法官员额制改革方面,严把资格审查、专业考试和综合考核三道关口,经省法官遴选委员会审核批准,全市两批遴选出292名员额法官。建立员额法官退出机制,5名法官退出员额。在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方面,科学组建办案团队,细化考核奖罚机制,做法被省委改革简报刊发。出台了《延安两级法院违法审判责任终身追究办法》,推行类案检索报告制度,防止“同案不同判”现象。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对伪造证据等妨害诉讼行为和妨害法官履职行为依法制裁,优化、净化司法环境。在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和家事审判改革方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诉调对接推进特约人民调解进法院工作的意见》,建立公证机构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和律师参与化解涉诉信访案件机制。推动家事审判改革,建立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机制。在推进行政案件异地管辖改革、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审判方面,行政案件年度审查报告引起市委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2017年,延安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在富县法院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收效良好。
践行司法为民,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首先是推动“群众说事、法官说法”机制新发展。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两说”机制建设的意见》,将“说事”范围从矛盾纠纷拓宽到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多领域,将“说法”主体从法官扩大到公安、检察、司法、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多行业,将“两说”平台从“说事室”和法院拓展到多元化解纠纷各平台,全市举行“法官说法”1825场次,把协商民主、依法治理真正落实到基层,被《人民法院报》专版报道,《延安日报》全文转载。其次是丰富便民措施。推进司法公开,被确定为全省“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深化网上办公办案和诉讼服务,率先在西部中级人民法院使用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并连通两级法院官微同步上线。加大“苹果法庭”“旅游法庭”等巡回就地审判力度,让群众享受高效便捷诉讼服务。三是开展精准扶贫。成立中院扶贫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驻村,22名干部与延川县关庄镇大张村30户贫困户结对帮扶,推动建成种植、养殖大棚160个,受到中、省检查组好评。
强化法院育人,守护法治工作者精神家园
主要是加强院校共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讲话精神,依托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与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27所高校共建“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实践基地”,为法律专业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实践教学创造便利,促进德法兼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受到广泛欢迎。主动担当责任,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法治重任。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加强司法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教育培训,向全省、全国法院印发宣传资料,为全国法院义务联系协调在延安举办教育培训班57期。挖掘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内涵,开发精品课程,开展现场教学,编印《陕甘宁边区司法研究》三册,确保教育培训效果。接待了玻利维亚首席大法官马马尼及法官代表团30余人,效果良好。向市委提出在“法院山”下建“法治广场”的建议被采纳,清华大学专家团队已进入设计阶段。树立身边典型,讲好法院故事,大力宣传全国优秀法官刘改幸先进事迹,组建报告团在全省巡回宣讲27场,1.8万政法干警和党政干部受到教育,得到孟建柱、周强、娄勤俭同志的批示肯定。全市法院还涌现出全国优秀法官、省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牛锐等先进典型,3个集体和6名个人获得省高院荣记二等功以上表彰奖励,树立了人民法官司法为民、公正办案、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