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帮扶榜样
挂职干部候忠权帮扶记
本报记者 叶树峰
    ●侯忠权查看奶山羊喂养情况
  王家湾村是甘泉县桥镇乡桥镇行政村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全村共66户186人,有贫困户21户46人,属于省级贫困村。去年9月份,在市上下派干部侯忠权的指导和推动下,村支部一班人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三变”的农村改革模式,充分调动起了贫困户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详细调研 确定发展方向
  去年9月,作为第一批县级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锻炼人员,延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协调指导科科长侯忠权被市委组织部安排到甘泉县桥镇乡挂职锻炼。在还没有确定他到哪个村工作的几天里,他独自一人跑遍了8个行政村的29个自然村,基本了解了当地的资源禀赋、风土人情和产业现状。
  他在走村入户时看到,王角村农户养了10只奶山羊,利润可观、风险可控、见效快、销路好。之后又通过查阅资料,与渭南市富平县奶山羊养殖办公室沟通,并向延安市畜牧局咨询,确定奶山羊养殖是可以发展的一项产业。
  “奶山羊养殖利润好、见效快,村民之前也有一定的养羊基础,是目前最适合桥镇乡群众发展的产业。”侯忠权说。
   选好产业 迅速行动
  9月7日,他被派往桥镇乡桥镇村任支部副书记,到王家湾村开展扶贫工作。在走访贫困户时,因为有之前调研的底子,他就向大家提出了集体搞奶山羊养殖的想法,没想到,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产业确定了,就要准备圈舍、饲草和奶山羊了。村里之前有个绒山羊养殖场倒闭了五六年,场地荒废、杂草丛生,但是基本的圈舍还都保存不错。侯忠权就立即带领贫困户整修废弃羊场。10天后,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他和贫困户代表带着11户贫困户共同出资的37000元,去渭南市富平县购买奶山羊。
  贫困户康武忠说:“成年羊太贵,三万多元根本买不了多少羊,侯书记就拿自己的钱给我们垫了两万元,买回了61只羊。”
  9月20日,羊全部入圈,前后不到2周时间,王家湾村奶山羊养殖场就办起来了。
  然而,养殖场办起来才是开始,困难还在后面。
  奶山羊刚拉回来就遇上连阴雨,不少羊因为水土不服得病了。因为村上没有兽医,侯忠权就去请教专家,联系买药,自己动手给羊打针。饲料买回来了,侯忠权就爬上车帮忙卸饲料。贫困户不知道怎么喂羊,他就把饲料粉碎好搭配起来,把每天的量写在牌子上挂起来,让大家照着做。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侯忠权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本着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降低入股门槛、提高群众参与度又不失公平的原则,和大家讨论后,最终确定了以入股办法成立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通过选举产生了理事长、监事长,并制定了7项制度、5项职责,实行股东大会议大事、技术场长总负责的管理机制。为了强化组织领导,他建议在合作社内成立临时党支部,由乡镇干部任书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合作社不走样、不变形。
   扩大产业规模 带领村民致富
  目前,王家湾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奶山羊已从最开始的61只发展到了105只,入股贫困户从11户增加到109户,总社员从11名扩展到136名,覆盖了王家湾所有村民和全乡92户未脱贫贫困户。
  今年4月17日,村民兼股东李东福拿着2万元来到合作社,希望能够再入股,“有侯科长这样的干部带,合作社肯定会越来越好,我们愿意跟他干。”
  下一步,侯忠权计划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使奶山羊养殖达到500只。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形成主副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让王家湾村由省级贫困村走向幸福小康村。
  “我们将继续按照临时党支部牵头,合作社为平台,农户为主体的路子,引导各方资金、资源于一体,带领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今后的发展,侯忠权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