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脱贫攻坚进行时
依靠产业 走上富路
宝塔区曹家沟村大力发展养殖业实现村强民富
  本报讯(通讯员 吴娟)“养猪就是好,出栏快、见效快,希望你们以后多来我们曹家沟村。”近日,宝塔区万花乡曹家沟村村民李丽手里拿着刚刚卖猪所得的1万多元,开心地对外地来的生猪收购商说。
  曹家沟村位于延安西南12公里,距万花乡政府2公里,是典型的拐沟村。村域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亩。全村共有49户203人,有残疾户10户11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30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玉米、养殖和外出务工。
  近年来,万花乡党委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抓手,不断探索“党建+产业”新模式,在曹家沟村打造陕北黑毛猪养殖基地,全力发展“120模式”养猪,从而实现了村强民富。
  建基地,首先需要解决猪圈问题。经过区、乡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该村因地制宜,修建了一批高标准猪圈。圈舍有专业的化粪池、无动力风机、水槽、食槽、产床、饲料搅拌机、无害化处理池等设备。圈舍建好后,选育优良品种成了关键。为此,该乡畜牧站工作人员专门到北京等地的养猪基地考察后,选育了优良品种的猪进行培育繁殖。乡党委、政府还多次组织养殖户参加养猪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会,同时邀请专家教授为养殖户讲授养猪专业知识。
  与此同时,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在区畜牧局、区残联和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对于残疾户,在建圈舍时,每座“120模式”大棚户主只需承担2万元,小棚户主只需承担1万元,其余资金由区残联、区畜牧局、乡政府承担。目前,10户残疾户中有9户也加入到了黑毛猪养殖的行列中,现存栏能繁母猪44头、育肥猪34头、猪仔30只、种猪2头。通过发展养殖产业,这些残疾人有了长效产业,真正实现了脱贫不返贫。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曹家沟村已成为延安市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全村有养殖户40户,其中“120模式”养殖户34户,黑毛猪存栏509头。
  现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上成立了兴亥种养殖农民合作社,社员34户,带动碾庄、楼塔等村养殖户126户。成立残疾人养殖合作社,成员32户。
  如今的曹家沟村,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笑容也多起来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