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李敖传
  李敖,字敖之,吉林人,民国二十四年诞冰城。其父鼎彝,先学燕园,师胡适,后从教,任伪职。共和元年,举家离沪去台。五年,因严侨事,敖高二肄业,自考台大法系。一岁未已,退而再择史学。
  初,敖恃才而坐论课堂,师者每拱手以降。及其答辩,有教授一言不发,径告通过。敖诧曰:“吾尚未发一言乎?”对曰:“既知必为反驳,不如免费口舌也。”
  敖年十七而致偶像胡适信,再以评论使之奇。未几,大师果约小子,与说道。曰:“知适之者,李敖也,非胡适也。”遂结忘年交,并努力提携之。时李敖服役归,身无长物。适去书邀游,赠金以济。敖虽轻狂,得其尊崇,唯适一人耳。后数年,及访北大,乃亲掷百万,为捐先生像。
  十二年,李敖刊杂文于《文星》,由是而一发不可收。盖其既通文史,中外皆知,乃力倡西化,反独裁,骂暴政,揭时弊,吹自由,以白话之风屡掀波澜于宝岛星空。萧君孟能,长敖十四岁,因赏其才,而成莫逆。敖亦不负所望,以新思潮及犀利笔而使《文星》鹊起。
  后四年,《文星》盛极而以针砭时政见封。二十一年,敖助彭明敏而为当局禁。明年,以“叛乱”陷囹圄,不屈,竟增斗志。四载而携《独白》出,刀笔刺疾,以批判大噪。
  三十二年,李萧交恶,敖因“侵占”又南冠。其后三告萧氏而使串海外,立不败。孟能无奈,徒呼李氏“有才无德”。
  敖自诩白话三甲,恶权利,忿不平,恨世间魑魅多,且作道貌岸然状,以与世无争是为共犯。乃口诛笔伐,亲撕“画皮”,广播自由、人权以及民主。其“台独”之士每欲除之而后快,敖“三宝”傍身,陷阵冲锋,晏如也。尝著书百余,十九遭禁。虽屡受挫,不遮其芒。于是期一统,质“公投”,古稀而手持瓦斯,驱“立委”,阻军购。
  敖素敏,善辩,击人短长,若飞矢中的也。既以怒骂当局,亦将嬉笑名流。金庸者,武侠宗师也,言其向佛。怼之曰:“未见向佛而多金如斯。”庸哑然。范曾,书家也,讥之账房先生字耳。蔡康永,综艺名角,径呼其为同志也。尝会成龙,寄语“来世为李敖,今生且成龙。”龙深以为然。
  敖既写史写时写人写事写不公,骂文骂政骂商骂学骂娱乐,乃期玩世以醒世,骂世而救世。又曰:“我无恒友,亦无永敌,唯长远之正义也。”
  先,敖与蒋父子结怨。章孝慈掌东吴,以兼容并包为旨,舍小怨而办大学,惜其才,欲聘之。凡三顾,乃往。竟以“反章”而“侃伐”知遇之友,引听者满堂。孝慈不以为意,曰:“学派各路,取之自由,如是则文丰耳。”后孝慈病,敖即义筹善款而援之。
  四十六年,倭国欲重金偿慰安,以销滔天之罪。敖捐珍藏百件,得新台币三千三百万,悉资台籍老妇,引轰动一时。
  敖岁七十而回大陆,启“神州文化之旅”。开三讲于京沪,曰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尼姑思俗。人以自由之实践者谓之。爱之者,喜其敢言敢为;畏之者,恐其揭短;厌之者,恨其纵情肆意、不合时宜。
  敖虽不羁,人言有礼。巴蜀魏明伦赞之曰:“疏狂如是,谦和如斯,未见李敖,不知敖之也。”
  敖病重,手书而与世和解。或问其名,曰:“吾,王八蛋是也。”戊戌三月,旧历龙头,孤星黯淡,长辞台北。
  樊夫俗子曰:“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唯诺我独狂。书生白马,嬉笑怒骂。敖少年持长矛以击风车,快意恩仇。半生归来,仗剑潇洒依旧。岂可敬乎?而其以满腹经纶,独囿方寸,虚掷光阴于无聊之人事。斯亦可憾也。”
  (文章玄子微信公众号“古文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