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精准扶贫的延安路径
扶贫花开香沃野
——洛川水渭农牧业产业园实施精准扶贫纪实
图为水渭农牧业有限公司湖羊种羊基地
  本报记者 樊小帅
  洛川县洛河峡谷地带自然条件差,产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基本靠秋杂粮,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近年来,洛川水渭农牧业产业园根据扶贫户实际情况,开展了“种、养、肥、劳、教”五种扶贫模式,先后帮助140余户贫困户脱贫,为我市民营企业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探索出了新路子和成功经验。
   流出一份土地,得到两份收入
  交口河镇水渭村位于洛河川道,四面环山,从村里往上看,包茂高速、西延铁路从头顶穿过,但是这么便利的交通却无法利用。前年,村子整体搬迁,原址成立了洛川水渭农牧业产业园,种饲草、搞养殖,同时利用粪便生产有机肥,发展循环产业。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该园区的延安水渭川有限公司湖羊种羊基地,看到数十个养羊大棚并列排开,棚内划出大小不等的羊圈,羊在里面或吃食或安卧,有几只小羊羔在圈外撒欢跑闹。几位乡亲正在忙着喂羊、打扫卫生。
  今年38岁的段国平在产业园区的水渭益果有机肥厂工作。“之前在志丹打工,一个月最多只能回一次家。现在可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看家。”段国平乐呵呵地说道。
  段国平告诉记者,他家共有8亩地,依靠土地流转每年每亩地可收入400元,加上自己在有机肥厂务工,每个月有固定收入3500元,而且还管吃住,比种地挣得多了不少。
  “我们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将村民手中的土地流转过来,聘请村民到公司来打工,并和村民签订劳务合同,保证村民可持续增收。”据洛川水渭农牧业产业园总经理赵云鹏介绍。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将水渭村400亩土地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用于园区羊场、肥厂等厂房建设用地。同时,为了解决家庭贫困,对到公司羊场、有机肥厂、水厂和牧草公司打工的贫困户,羊场每个月付工资2400元,有机肥厂每个月付工资3500元(均包吃住),以此来解决贫困户的脱贫问题。
  “公司+农户”,开启精准脱贫新模式
  今年62岁的赵金云,家住老庙镇北韩村,多年来一直靠种植几亩苹果维持生活,但是由于果树老化,苹果产量少、质量差,也没有多少积蓄。2016年,赵金云了解到延安水渭川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分养模式带动水渭、高家河、北安善和岭前等村养羊致富,他也加入到了其中。
  “去年,我与公司签订了4年的养殖协议,公司给我提供150只羊,并帮我解决技术指导、草料运输、统一收购和销售的问题,我只要好好放羊就可以了。”赵金云告诉记者。两年多的时间里,赵金云负责放养的羊共生产了三窝,生产出来的羊体型大、长得快、肉质好,6个月就能出栏,每只羊可以卖到六七百元,2017年为他带来3万元的纯利润。
  按照公司实行保本分红的办法,在养殖中首先给公司交回一只母羊羔作为成本,其次每只繁殖母羊生产的羊羔中再给公司两只羊子作为红利。延安水渭川有限公司湖羊种羊基地养殖场负责人张金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户20只羊作为基础,按2年3胎计算,即4年可以繁殖6胎,按每胎2只算,即4年农户可余9只羊羔。农户4年养20只羊可余180只,每只按照如今市场价1200元算,180只羊三年可得纯收入21.6万元。同时,每只羊的羊粪、羊毛纯利润约为500元,180只羊纯利润可收入7-9万元。
   订单种草,带动群众拓宽致富路子
  “今年光订单种草一项就卖了近1万元哩!”提起今年的收成,弥家河村的村民屈万生笑得合不拢嘴。据屈万生介绍,他去年和洛川水渭农牧业产业园签订了收购合同,由对方提供种子,种了7亩青贮玉米,3亩苜蓿,全年下来收入颇丰。
  当记者问到现在收入和之前有何变化时,屈万生告诉记者,之前种玉米每亩地收入为600多元,自从种了宿苜草和青贮玉米后每亩地可收入900至1000元,每亩地可多收入300多元。
  赵云鹏告诉记者,根据洛河峡谷气候温润潮湿,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的特点,去年园区依托养殖基地鼓励周边群众种植苜蓿草和青贮玉米,先后和周边73户群众签订了订单种草合同500亩。
  “自从有了水渭农牧业产业园,村里每家的土地都变成了‘聚宝盆’,不出村就能有高收入。这不,今年就能收入两万多元,干得好还能挣得更多。”与屈万生同村的孙新民难掩高兴地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该园区聘请果树专家,对村周边群众进行苹果管理、养殖、种植业培训20场次,培训人数约4000余人;将有羊和种草意愿的100多户群众组织到羊场,聘请畜牧专家进行现场培训,以便增加群众的务农知识,提高果农的务果技术,通过增强造血使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