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袁红丽
初夏时节,位于洛河西岸的富县茶坊镇东红村环绕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犹如一幅山水画。
“现在生活真好,这些变化以前想都不敢想。”“都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东红村变了旧模样。”闲聊中,65岁的老党员苗福来和乡亲们谈起如今村里的变化,心里美滋滋的。近年来,在帮扶单位县民政局的帮助下,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就业培训等脱贫措施,让东红村实现了大变样。
上下联动 齐心协力“破难题”
贫困村积贫积弱,根源在于班子软弱涣散,缺少发展资源。为此,东红村帮扶单位民政局为该村建立了“第一书记当代表、帮扶单位当后盾、主要领导负总责”的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机制,从2016年至今,选派该局干部党小刚驻村任第一书记。
党小刚到任后,首要任务就是把强班子作为主要任务来抓。他第一时间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骨干,到群众家中走访调研,促进干群一心,加快脱贫攻坚。在村班子脱贫发展强烈意愿的推动下,党小刚积极帮助协调新建水窖3个,铺设水管3公里,并实施了道路硬化、文化广场建设、村庄亮化等工程,完成了从李家川至李家坡贫困村4.7公里的进村道路硬化,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贫困户闫卫军感慨地说。“有人牵头领着我们走脱贫路,我们自己也加把劲努力跟上。”
通过抓党性教育、外出参观学习等,村庄班子的凝聚力和脱贫发展精气神明显增强。
党建引领 产业脱贫“拔穷根”
脱贫攻坚,说到底还是要靠基层党组织服务引领。该局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引导基层党组织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小产业”,从根本上治贫治穷,“摘帽”脱贫。
鉴于东红村有种植桃树的经验,该局在详细了解情况并多次与村民沟通后,决定帮助东红村发展种桃产业。定下目标后,村干部带领部分群众到安徽参观当地的种桃产业,了解学习当地成功的先进经验,调动了村民发展种植的积极性。同时,该局实施苗木和肥料补贴政策,有效解决了群众在种植初期资金难的问题。据了解,目前该村共发展桃树400余亩。
“我栽了8亩,三年后就能挂果,亩均产值可达6000元呢,比玉米收入高多了。”村民李龙龙开心地说。
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脱贫攻坚中尤显重要。通过党员干部带动,近两年来,东红村已培育致富带头人1人,成功回引返乡创业人士2名,建立生态种养基地1个,一些贫困户还打算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旅游观光等产业。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老书记安海明成立了村互助资金协会,吸纳会员80余户,注册资金20万元。这种方便快捷的贷款方式,解决了群众资金短缺的问题,为群众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党员联户 精准扶贫“帮到家”
脱贫攻坚是全民工程,必须依靠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该局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农村党员,通过“一对一”“一帮多”“多联一”,把党的好政策送到困难群众家门口。
贫困户曹东东原来没有自己的房屋,一直借住在亲戚家。该局在了解到情况后,和村委会商量为其划分了宅基地。
来到曹东东的新房内,曹东东的母亲指着炕上的铺盖说:“这铺的盖的都是民政局给的。装修新家的时候,民政局的李局长来了好多次,还给了我5000元让我安心装修,走电路的时候还请了电工来帮忙。多亏了他们,不然我们哪有房子住。”
“去年冬天,因为牛棚太简陋,冻死了两头刚出生的小牛犊,王勇急忙带上县畜牧站的兽医赶来医治,还给了我3000元让我改造牛圈。”段德全说。现在,通过该局干部王勇的帮扶,段德全共养牛9只,养羊24只,养殖已初见规模。
据悉,该局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机关党员干部与108个贫困家庭建立了“一对一”固定联系,送去各类致富技术、信息200余条,帮扶资金1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