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清网护苗不能停不容缓
  卢文
  “六一”前夕,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护苗2018”行动第二批9起典型案件,曝光违法犯罪行为。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强调,孩子身边的“黄”“非”问题,必须早发现、早处置。(5月31日《光明日报》)
  网络的出现给今天的孩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人们期待看到孩子们徜徉在网络的世界里,学习知识、拓展视野、增长本领、分享快乐……但现实并非如此,与网络精神食粮一起蜂拥而至的,还有诸多形态的“精神鸦片”。他们如洪水猛兽般袭向我们的孩子,使一个个稚嫩的心灵和身体深陷其中,如痴如醉而不自知,即便自知也无法自拔。
  近些年来,因为青少年沉迷网络而导致的悲剧不计其数。为了保护祖国的幼苗们免受或少受“网毒”的侵害,各地各部门都采取了各种方式予以多角度、全方位发力。打击、惩戒、叫停、监管、围堵、教育、疏导……各种招数用尽,仍无法彻底根除“网瘾”带来的祸患。
  青少年亲近网络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这一方面是由青少年所处的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网络的优势和特性决定的。青春期的孩子对世界充满无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渴望摆脱各种束缚而享受自我。当这一切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时,互联网就成为了他们最大的“乐土”。万能的互联网无所不有,所有他们能想到的、无法想象到的,互联网都会为他们一一呈现。对于未经世事的懵懂少年而言,这神奇的互联网自然是充满着巨大的诱惑。
  其实,不只是未成年人,就算是成年人,也同样对互联网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因此,青少年亲近互联网这一现象本身并不奇怪,也不可怕。真正引发我们焦虑的,是未成年人虽然如成年人般喜欢网络,但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和心智都尚不成熟,社会经验也很浅薄,根本无法对纷繁复杂的事非善恶和对错美丑做出理智而准确的判断,更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担应有的责任。因此,面对花花绿绿的网络世界,他们缺少自控和判断能力,这才是让全社会为此而恐慌和焦虑的关键所在。
  虽然当前我们所采取的各种“清网”“护苗”行动和措施办法还尚未能彻底清理掉网络流毒,但也已经产生了显著成效。因此,这一切都不能停,也不能缓,必须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惊人,如果我们这一刻放松了管治这根弦,下一刻就不知道会有哪个孩子、哪个家庭因此而受到伤害。
  保持网络空间的清朗、呵护未成年人的童真要一直在路上,一时不能停、一刻不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