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美丽新村我的梦
——记延川县乾坤湾镇龙耳则村第一书记冯廷武
冯廷武查看葡萄长势情况
  本报记者 雷荣
  陕北高原的早晨,静谧安宁。
  冯廷武起床后,沿着村子走了一圈,家家户户都卯足了劲,正在维修房屋、新建大门,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冯廷武是市城区改造指挥部办公室规划用地科科长,从2017年9月份担任延川县乾坤湾镇龙耳则村第一书记。从进村的第一天起,他便进农家院落走访民意,在田间地头询问农情,和群众百姓打成一片,寻找村子发展思路,找准了制约瓶颈,充分利用从事城区改造规划工作的特长,作规划、跑项目、争资金,扑下身子,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发展旅游,开拓村民致富新路子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村民吕金福就醒了过来,拿着工具,来到自家正在建设的农家乐工地上……
  吕金福笑着对冯廷武说,“还是你想得远,让办农家乐,给咱出了个赚钱的好主意!”
  龙耳则村位于黄河岸边,闻名的沿黄公路穿村而过。冯廷武经常见到许多自驾游和背包客在村子中走走看看,停留住宿。
  “办农家乐,吃旅游饭,赚游客钱。”冯廷武一下子找到了灵感。
  冯廷武是急性子,他立即与镇村干部商议,向村民们畅谈他的设想。
  得到大家的同意后,他便邀请设计单位详细规划,改建民俗窑洞宾馆98孔,创办农家乐5户,并配套修建了厕所、停车场、售卖亭、小型污水处理站。
  “以休闲为主,打造沿黄公路一流公路驿站,让龙耳则成为游客进出乾坤湾景区的南大门。”冯廷武信心十足。
  吕世斌在外打拼了21年,年初从海南回来准备看看生病的父亲就返回。详细看了冯廷武的村里发展规划,决定留下来。他拿出20多万元,维修了窑洞,硬化了院落,种起了菜园,“吃、住”一体的农家小院已初见规模。
  “原来想出门是因为家里没有多少事做,靠天吃饭,卖点枣、菜,赚不到钱。”吕世斌说,“现在冯书记把村民统一组织起来,依托乾坤湾开发,走旅游发展的路子,村里有奔头了,我就想在村里创业了。”
   “三变”改革,让撂荒土地再生金
  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很多村子面临的问题。龙耳则村也不例外。
  “想种的没有地,有地的没人种。”冯廷武深知龙耳则村面临的困境。
  冯廷武找到村主任吕延利,和他一起商议,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村撂荒的土地进行了承包流转。
  按照流转协议,平地每亩500元、坡地每亩200元的承包费,合作社流转枣树743.5亩,并与延川县文旅集团签订合同,由旅游扶贫开发公司红枣管理站统一管理,对红枣地进行深翻、施肥、嫁接改良。待挂果后,交由农户自行管理。
  目前,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用工合同12份,与非公有企业签订用工合同15份,实现了劳动用工全覆盖。村民耕作自己的土地,不仅收着承包费,还打工挣钱,一下子有了两份收入。
  在冯廷武的引导下,合作社还推出了“支部+旅游+合作社”脱贫模式,将另外流转的230亩土地平整,新栽植葡萄采摘园90亩、杂粮体验园100亩、杂果采摘园50亩以及大棚7座。
  “再过几个月,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田园生活,免费到采摘园挖土豆、摘红枣、吃葡萄,感受不一样的黄土风情。”冯廷武说道。
   整治环境,让村子美起来
  走进村口,一条宽敞的水泥路从村民房前穿过,两旁的民房洁净如新、错落有致;而路边一块块农家菜园葱葱郁郁,分外喜人。
  “我现在还记得,十几年前离家时,村里还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深一脚浅一脚,一步一回头。”村民吕延利不由感慨,“现在路又平又宽,村子越来越美,跟过去完全两样。变化真是太大了!”
  说到村子变化,村民们还是直夸冯廷武。为搞好环境卫生,冯廷武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并挨家挨户走访,不断向村民灌输爱卫生、讲文明、除陋习理念,引导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改变习惯,改善环境。
  为了改善村里的出行条件,冯廷武积极奔走,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向上级争取协调落实通村公路配套资金200余万元,完成马家塬、龙耳则村入户路铺砖和村主干道硬化,栽植油松3000多株,对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美化。同时,还协调60多万元,新建马家塬1000平方米的牛棚1座;继续扶持养殖大户2户,养羊230多只;利用延黄路旅游人流量大的优势,在公路边建起了传统手工作品售卖亭,动员全村妇女纳鞋垫、做布鞋、布堆花、剪剪纸等出售,为村民提供农产品变现平台。
  如今,龙耳则村环境变美了,道路畅通了,旅游、养殖产业开展起步了。“再过几个月,等规划全部实现,村民会更富,村子会更美。”冯廷武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