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娜 高彦峰 本报记者 朱佳雨
养猪在农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差、风险高的行业。
在安塞区坪桥镇尧沟村就有这么一位农民不信这个“邪”。在他看来,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养殖方式必将淘汰,科学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将成为必然。这个人名叫师养生,家住安塞区坪桥镇尧沟村,现年60岁,现有占地280平方米的养猪场,年出栏100多头,利润10余万元,是村里首屈一指的养猪大户,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通过10多年的养猪实践,师养生摸索出一套绿色科学养猪的方法和实用技术,正是因为他对养猪行业的苦心钻研实践,让人们看到了养猪产业的新希望,使当地人对于养猪这一行业的传统观念正在悄然改变。
披荆斩棘创大业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创业之初起,师养生对此坚信不疑,他相信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一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
作为一名农民,师养生缺乏养猪资金、经验和技术,真正做起来,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没有资金,靠向亲朋好友借,跑破了鞋,磨破了嘴,最终筹集了10多万元,可哪成想,初期没有做好猪仔的防疫,辛辛苦苦筹集来的10多万元全部赔了进去。可他不气馁,硬是把空空的猪栏重新填满。没有经验,就靠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积累。时常跟猪待在一起,细心观察猪的生长发育规律,正是靠着一股钻劲,凭着一股韧劲,带着一颗热心,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把养猪事业越做越好,经过几年的创业,积累了不少资金和经验,为自己下一步做大做强养猪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埋头苦干创佳绩
师养生发展养猪产业有想法有思路,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他的养猪场已初具规模。但他深知,要想靠养猪发大财、创大业,就一定要上规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靠几年来的创业积累使自己的养猪产业上水平、上规模还远远不够,资金缺口达十几万元,一时间让他为了难。
包扶单位和第一书记曹振涛在得知师养生想做大自己的养猪产业后,主动上门找到了他,了解具体困难和发展养猪产业思路,认为他的养猪产业发展切实可行,如果能发展起来,将对当地养猪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一定要大力支持。在包扶干部和第一书记的热心帮助下,师养生很快拿到了四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便迅速组织工队对猪场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引进现代化养猪设备。
师养生是一个善学善思的人,10余年的养猪实践,他每天都在认真观察和思考猪的生长与生理特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多年对猪生长习性的观察和分析,对猪舍和产床的改造,借鉴变形猪舍和变形产床,对提高生猪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养猪户们纷纷上门向他请教,对他的“手艺”赞不绝口。
土专家开拓养猪新概念。“干事业要有恒心、决心,更要有信心。”这是师养生口头上经常说的一句话。十多年的养猪生涯,使师养生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不仅靠自己的汗水、智慧证明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当地人对于养猪产业落后的、传统的旧观念,带动了当地养猪业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