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只要你们挣钱了,我就高兴!”
——记国家“三区”科技服务人才、市农技推广站副研究员贺志军
    ●贺志军为菜农提供技术服务
  通讯员 汪庆丰
  “贺师,我大棚的番茄叶全都卷起来了,你帮我看看是什么病?有救没了?”
  去年九月的一天,贺志军刚走进延川县太相寺村,菜农刘延峰就急迫地找到他,让他给自己的大棚番茄“诊断治病”。
  这一天对贺志军来说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作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国家“三区”科技服务人才、延安市科技特派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蔬菜站)副研究员,贺志军曾荣获“陕西省蔬菜技术能手”“市级蔬菜专家”“市级‘三区’科技人才优秀工作者”等称号,在大棚蔬菜种植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有着一副热心肠和大量的菜农朋友。
   “菜农的需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那天,他跟着着急上火的刘延峰走进大棚,经过仔细观察,认真询问,最终得出结论:是强光高温造成的番茄生理性叶片卷曲,属生理性病害。随即,他给出了治疗方案:马上在大棚塑料棚面喷涂泥浆,遮阳降温,并在叶面喷洒“一喷绿”,促进叶片恢复正常生长。
  十多天后,刘延峰打来电话:“贺师,你的方法可真灵,我的番茄全缓过来了,感谢你啊!”
  合作社理事长张世英称赞道:“从来没见过贺师这么接地气的技术专家,他是真把农民的事放在心上。”
  贺志军笑着说:“菜农朋友的需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咱能帮农民朋友的,也就只有这点技术了。”
  延川县太相寺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贺志军的三区科技服务点。该村的每个蔬菜大棚,他都跑了无数次,每个大棚的情况他都耳熟能详。太相寺村的蔬菜产业发展,他既是见证人,更是技术上的保驾护航者。如今,该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合作社成员发展到70户、287人。
   不辞劳苦,千方百计搞服务
  “这个熏蒸器太方便了,花几分钟时间,就顶以前背个喷雾器打几个小时农药的效果。”站在大棚内的熏蒸器旁边,菜农杨虎雄感慨地说。
  作为蔬菜技术专家,贺志军不仅仅只着眼于单纯的技术服务,他还利用自己的一些便利条件,协调各方力量,为合作社争取项目和科技培训,帮菜农购买种子、农药。这个“自控硫磺熏蒸器”就是在他的协调下,作为一个科技示范项目,为5户社员的12个大棚安装的。
  此外,他主持的“延安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也在合作社布点实施,大大促进了番茄新品种及防虫网应用的推广普及,将TY病毒的危害由30%-50%降低到了8%以下,显著提高了番茄产量和品质。
  2016年3月,他联合市农工党南关支部送科技下乡活动,为社员开展了设施番茄、西甜瓜安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同行的其他党员也为大家进行了疾病防控知识、家畜养殖等知识宣传,并发放科技书籍100余册,进一步开阔了菜农的思路。
   他比菜农还像菜农
  如果在蔬菜大棚里碰见贺志军,没人会把他当成全市知名的蔬菜专家,因为他总是大汗淋漓,双手沾满泥土,用菜农们的话说,“他比我们菜农还像菜农!”
  对贺志军来说,驻村进棚指导是常事。
  2016年10月,又一轮降雨结束后,贺志军凭借丰富的经验,预测到大棚番茄晚疫病有可能发生,他立即下点巡查。果然,在杨虎雄、张应阳等八九个菜农的大棚里发现了晚疫病病症。
  情况紧急,他立刻召集菜农进行现场培训,详细讲解晚疫病的危害及其发病规律、传播方式和防控措施,要求菜农统一行动,全面防控,将番茄晚疫病控制在初发期。由于预见及时,措施合理,一次晚疫病的爆发被有效避开了。
  2016年2月22日,雪后天刚放晴,贺志军就又开始担心,怕菜农们贸然揭草帘通风。于是,他一个大棚一个大棚地接连查看,一遍又一遍地给菜农们讲特殊天气的菜棚管理方法。在他的奔走指导下,没有一棚菜发生闪苗死秧现象。
  “农民赚钱就是对我的最大‘奖赏’”
  在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为了确保技术服务及时到位,贺志军除了经常开展培训和指导外,还经常利用电话和微信平台给菜农提供技术服务,答疑解惑。
  6月下旬的一天——“喂?贺师,我种的大棚葡萄结两样葡萄,一样正常,一样又小又酸,不知道怎么回事?”子长县高家岔村贫困户何开旺打电话求救。
  经过仔细询问,贺志军很快就找出了问题出现的根源:“你这葡萄是嫁接品种和砧木品种都长枝结葡萄了,在葡萄生长前期要把砧木的萌芽全部抹掉,你却全留下了,所以就结两样葡萄了。”“噢,原来是这样,那咋办?”“你把砧木枝条全部剪掉,只留嫁接品种枝就行。”
  像这样的远程电话、微信技术指导,一年能有百余次。
  “贺师,给你拿两个西瓜。”5月底,贺志军在延川县关庄镇十甲村巡回时,一位菜农感激地对他说。“不了,只要你们挣钱了,我就高兴!”他笑着回答。
  自1993年起,贺志军就开始从事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他精通大棚设计、规划、建造、扣棚,整地、育苗、嫁接、定值、管理等,一干就是25个年头。“25年来,我最爱听的话,就是菜农的蔬菜大棚又赚钱了,这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奖赏’。”贺志军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