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灵丘县王巨村的贫困户薛记平这两年终于发了“牛财”。薛记平是白崖台乡里的“名人”,在“发牛财”之前,曾出过车祸,倒过牛的霉。
王巨村是燕山山脉里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山多地少,薄田不养人,村民们纷纷外出打工。薛记平四十出头时,全家搬到了县城租住。“女儿读高中,儿子读初中,我在县城打工。”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薛记平在跟着货车往邻县送货的途中,货车出了事故,卡在驾驶室的薛记平捡回一条命。
“学习很好的大女儿,看到家里的状况,没和我商量就辍学打工去了。”薛记平每次谈到这事时,总是沉脸皱眉。
休养了几年,薛记平的身体日渐康复,他开始琢磨干点什么。村里山多坡多,种地不行,养殖总行吧?
说干就干。2008年,薛记平夫妻俩向亲戚们借了5万元,和弟弟薛占平合作,从外地买回了5头大奶牛,在村里搞起了养殖。2009年又买回了一批小牛,到2010年他们的牛已经发展到了30头。
养牛规模的扩大,还没给家里带来富裕,薛记平又倒了霉。这些牛得了传染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死了大半,只剩下三四头小牛。这场横祸,让薛记平他们赔了个精光,弟弟薛占平熬不住,撤了股到外地打工去了。
养牛没挣到钱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外债,2014年薛记平成了贫困户。不甘现状的他,琢磨再三,还是决定养牛。但这想法立即遭到妻子的极力反对:“旧债没还清,再添一屁股新债,可咋办呀?”
妻子最终没拗过他,薛记平的第二次养牛开始了。东奔西走,西拼东凑,薛记平筹了5万元,买回了15头小牛犊。
有了上回的教训,薛记平心里明白,养殖一定要讲科学。“上次牛大量死亡的原因是得了血吸虫病,因为没有提前打预防疫苗。”薛记平这次可不敢大意,时刻关注着牛的一举一动,发现异常,立刻请专业兽医人员来帮忙。
“大牛下小牛,小牛养大再下小牛,为了扩大规模,头三年大牛小牛都不敢卖。”薛记平说。靠着白天黑夜忙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发展到了25头,薛记平主动向村委会提出脱贫摘帽。
今年,薛记平家的牛发展到了65头,资产达50多万元。村民们看到薛记平养牛发了家,也纷纷效仿,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不断返村搞养殖。如今,仅有35户人家的王巨村,养牛接近200头,养羊超过了20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