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希望的田野 致富的欢歌
——进村入户感受延安乡村振兴
    ●产业的培育帮助乡亲们拓宽致富新路
  本报记者 刘小艳
  沿着延长县交口镇段家河村往里走,阳光洒满乡间小道,一头头牛犊在路边悠闲地吃着青草。一打听得知,这些牛都是贫困户段文清向“借牛还牛”合作社“借”来散养的。
  “以前,我们家就种4亩玉米,一年毛收入只有4000元。”2017年8月,村上成立了“借牛还牛”合作社,村民只要愿意,每人可以向合作社“借”一头牛,分4年还清本金。得知这一消息后,段文清当即与合作社签订“借牛还牛”协议书,夫妻俩“借”回2头价值16400元的母牛。
  今年3月份,他又通过合作社做担保向银行贷款5万元。“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赶上了,以前想养牛没资金,现在总算让我如愿以偿了。”段文清乐呵呵地说。
  如同段文清一样,精准扶贫政策激励着许许多多的农民实现着新的梦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不仅要看经济总量,还要看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不仅要看平均数,而且要看大多数。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在革命圣地延安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延安人民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老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准扶贫以来,更是“四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1784名第一书记扎根一线,1546个工作队驻村,3.74万名干部联户帮扶……累计实现15.75万人脱贫,在册贫困人口减少到1.75万户、4.7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2%下降到3%。
  加入合作社,让生活有了盼头
  在志丹县义正镇稠树梁村的梯田地里,一排排整齐的果树苗正挺着“腰板”。
  陕果集团的入驻,为这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2017年,稠树梁村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紧抓陕果集团入驻建设果业基地的机遇,落实土地流转120户4606亩,村民与企业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果园代管、劳务用工带动等方式进行合作。 
  正在果园里忙活的贫困户思成川就是受益者之一。“我把自己的40多亩土地以每亩15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陕果集团,现在我还在这里打工,一天收入100元,还能学到果园管理技术,以后管理好自己的果园就能赚大钱了!”
  “红薯馍、红薯汤,离了红薯不能活。”这是困难时期,陕北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如今,在延长县罗子山镇,“红薯疙瘩”的身价却翻了几十倍,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助推下,“红薯疙瘩”成为这一带贫困群众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火焰山村贫困户李世东是三级残疾,不能干重体力活,妻子还是聋哑人,儿女都在外上学,生活十分拮据。自从加入到“火焰山”合作社后,他不仅享受到各项扶持优惠政策,种的8亩红薯也打开了销路,每年收入近3万元。
  合作社理事长冯毅说,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每年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红薯种苗、有机肥、技术指导、机械耕作、全程跟踪服务等,贫困户对种植红薯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家里的生活也有了盼头。”尝到甜头的李世东说:“红薯投资小,好管理,利润大。与合作社签订了协议,贫困户就变成了社员。不仅收购价格有保证,每年10月红薯成熟了,合作社还有专业机械收,很省事。”
  目前,合作社共吸纳社员269户。通过“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累积帮扶716户贫困户,年销量近千万元。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目前,我市在册有劳动能力的1.02万户、3.36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产业全覆盖,其中苹果产业4393户,棚栽业1122户,养殖业2854户,特色种养、旅游、光伏、劳务等其他产业1899户。
   “路修好了,脱贫更快了”
  2013年的强降雨,让延长县郑庄镇樊家圪台村兜底户高吉富的窑洞出现了裂痕。“那会儿我是又着急又害怕,但是没办法,只能一到天阴下雨,就跑到亲戚家住。”说着自己的处境,高吉富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67岁的高吉富早年丧妻,日子过得十分艰苦。“老高子女常年在外地,他辛辛苦苦把两个娃娃拉扯大,在那土窑洞里苦了一辈子。”第一书记蔡学平说道。“党的政策是真好,我啥也不愁了,很知足。”现如今,高吉富搬进了政府修建的平房,有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新家。老高激动地说,“以前在窑洞里住着,每次打雷下雨,心里就怕窑洞不牢靠塌了。现在这新房很坚实、很安全,住着可舒服了。”
  岭石山村位于延长县城东南37公里处,距雷赤镇13公里。过去的岭石山村山大沟深,交通阻隔,贫困面积大,人均收入低。如今,走进村子,巷道全部硬化,太阳能路灯矗立,家家户户白墙青瓦,青松和刺柏掩映院外,塑胶篮球场上不时有玩耍的小孩,村民在路边三三两两拉着家常,生活怡然自得。
  “以前,村民住的都是破旧的土窑洞,是精准扶贫让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瞿建华说。
  好坪沟村是子长至姚店高速公路(简称子姚高速)的建设起点,也是该条高速公路与清涧至子长高速公路(简称清子高速)的连接点。
  今年60岁、当了19年村支书的徐志平,亲眼见证了好坪沟因道路改善带给村民的好处。2005年村里道路实施了硬化,道路不再泥泞和尘土飞扬。“顺着这条路,村里的小杂粮卖到了镇子、县城,农用物资、生产技术进了村子,农民的钱包鼓了。”
  徐志平说,村里现在有贫困人口66户140人,前年刚发展了300亩山地苹果,路建好后,出行方便了,脱贫就更快了。
  借旅游东风,日子越过越好
  自5月25日开门迎客以来,每天下午,安塞区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便沸腾了!
  在冯家营村,几乎人人都掌握着打腰鼓的本领。刚到而立之年的蒋宏飞,十几岁就能打腰鼓。但因母亲常年有病,为了照顾家里,他放弃了和村里其他腰鼓手去外地表演的机会,只能靠就近打零工补贴家用,成为了村里的贫困户。
  今年,冯家营民俗文化村建成后,蒋宏飞便第一个报名加入了腰鼓表演队中。蒋宏飞说:“我们村地方偏僻,以前根本没有人来,现在人可多了,一个月下来,最少也能挣3000块钱,不仅生活有了依靠,还发挥了我的特长。”
  今年60岁的孙旺明是冯家营村有名的腰鼓手,前些年,他走南闯北到不少地方打过腰鼓,但一年到头赚不到几个钱。而如今,孙旺明不仅自己加入了腰鼓队,连儿子儿媳也都成了腰鼓队队员。一个月下来,他们家三口人只靠打腰鼓这一项,就有一万多元的收入。
  夜色渐渐加重,游客开始散去。紧临乾坤湾景区,坐落于黄河岸边的小山村——刘家山,显得愈加美丽和谐。
  刘生富是村里的低保户,家中有39亩红枣,但广种薄收,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前年,刘生富把自己的枣树全部流转到县文旅集团下设的扶贫开发公司,夫妻二人腾出了手,都到景区当起了保洁员,当年就脱了贫。刘生富说:“枣树每年能分红8700元,我们俩工资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日子越来越好,这都是沾了旅游的光!”
  去年,延川县乾坤湾黄河民宿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又把该村闲置的窑洞流转过来,依托红军东征纪念馆和清水衙门,打造了一个以红色文化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民宿基地,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让他们体验黄河岸边的农家生活。
  借助村上大力发展旅游的机会,村民冯军梅把自家的窑洞翻修成了农家乐。她寻思:“这么多游客慕名而来,农家乐的生意一定能红火!”
  乾坤湾镇党委书记辛永峰说:“为了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我们还给全镇16个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各注入30万元启动资金,将这笔资金全部投入穿越黄河旅游项目。每年给各村保底分红5万元,一次性解决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去年第一次分红的5万元都已经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