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星(左二)在帮扶学生家里同他们一同展望未来 通讯员 贾寰 本报记者 叶树峰
时值暑期,雨后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老路,把‘送教上门’学生娃档案整理下,咱们研究下开学后的课程规划。”在延长县张家滩镇中心小学档案室校长李红星催促着。
“9名孩子一个都不能少!”李红星的眼神在话语间变得坚定起来。说起“送教上门”,9名孩子的情况一直是李红星最为牵挂的。这些孩子在智力、精神、肢体上患有残疾,有的早年辍学常年在家,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
帮扶要精准,摸底是关键。2017年,李红星成立了帮扶领导小组,根据收集到的线索,带领老师们走访入户进行摸底。最终9名残疾学生以及2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被精准“定位”,建立了个人档案。
16岁的杨乐是这9名学生中的一员,由于患有先天性脊膜膨出,导致下半身瘫痪,早年辍学闷在家里。“上完三年级后再没上学,要不乐乐都应该上初二了。”杨乐的奶奶叹气道。
“杨乐是个励志女孩,辍学后自学绘画,一直坚持到现在,就是缺少专业的辅导,对知识的渴求和那份坚持打动着每一个人。”说着李红星竖起了大拇指。
李红星为杨乐制定了“4对1”帮扶计划,利用周末寒暑假上门送教,3名老师负责语数外以及绘画指导,1名老师负责生活和心理辅导,更在绘画用具上给予大力支持。“我真的没想到能够再次感受老师的温暖,他们圆了我的梦,我要加油,不辜负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感恩的泪水早已布满了杨乐的双眼。
“能力是有限的,可帮就要帮到底。”每次开教师会议时李红星总是这样强调。正值暑假,校园里缺少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却多了一个往返于各个办公室的身影。“李校长大忙人,平时学校忙,一遇周末假期就去看望这些学生。”具体负责“送教上门”的教师路跟成告诉记者。
“送教上门”并不是一帆风顺,9名孩子中大多是智力残疾,在第一次入户时就遇到过讽刺。“娃娃是智障你们送什么教呢?”这样的话语意味着拒绝。“开始家长都有抵触,陪孩子玩耍何尝不是一种教学?我们坚持下来了,慢慢地他们也非常认可。”李红星说。
不仅如此,28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也被列入了帮扶计划,实施“1对1”帮扶,1名老师负责1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辅导功课,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
暑假即将结束,李红星下一步的帮扶计划又准备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