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奋力谱写新时代延安组织工作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干在实处、跑在前列,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基层党建、干部队伍和人才工作,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展现了新气象,为延安转型发展、追赶超越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养成
  知之愈深,行之愈笃。市委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不断从延安精神和梁家河“大学问”中汲取营养,带头抓理论武装,带头抓党性教育,带头抓作风转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学深学,真信真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市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对中央每一次重要会议、总书记每一次重要讲话、省委每一次决策部署都迅速传达学习、坚决贯彻落实。在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坚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公开作出加强自身建设“七项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市委中心组带头开展研讨交流,常委同志带头深入基层宣讲,层层立标杆、作示范。各级党校、讲师团迅速跟进,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和理论大讲堂,奔赴农村、社区、机关和厂矿企业巡回宣讲,真正做到入心践行、知行合一。扎实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延安的每次回信、批示和讲话精神,逐一对标落实,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两个维护”更加坚决,讲政治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充分发挥延安这所大学校的作用。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坚持不懈抓好党性教育。精心守护延安红色政治高地,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着力打造延安干部教育培训品牌。统筹整合培训力量,建立“1+X”制度体系,评选命名11个市级干部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开展教学质量网络评估,形成了“一个品牌、五个分院、七大基地”的办学格局。全市共承接全国各类培训班7600多期,培训干部38万人,覆盖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
  以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能力提升为重点,认真办好各类主体和专题班次,先后举办市内干部培训班2500多期,培训干部达36万人,邀请中省知名专家教授举办“圣地讲坛”38期,培训干部9000多人。用好延安学习书院这个全国首家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体平台,通过党组织书记讲党课、开办论坛、举办学习分享会等,推动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通俗化,全国15.1万人前来参观学习。延安学习书院荣获省委学习宣传创新工作一等奖。深入挖掘梁家河“大学问”,组织编写纪实文学《梁家河》,发挥“源头活水”作用,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先后有320多万人前来寻访初心,被中组部授予“第二批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坚持“严”的标准和“实”的要求,持续深化党内集中性教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筹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市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突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群众关心关注的一大批热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正“四风”。集中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和侵犯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认真开展冯新柱案“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和“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专题教育,党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全市上下同心同德、苦干实干、奋力追赶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
  夯实打牢基层基础
  党组织组织力明显提升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市委将夯实主体责任作为从严管党治党的首要前提,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始终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责任田”,形成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党建主体责任不断夯实。完善“四级书记抓党建”机制,坚持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市委常委会带头担责尽责,定期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建立市委常委落实主体责任清单和市级领导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16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48个基层党组织,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全程指导联系点党建工作,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认真开展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主体责任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市县乡逐级细化分解“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查指导,不断将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认真贯彻《问责》条例,先后对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的106名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了严肃问责。
  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坚持分类别具体指导、分领域统筹推进,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持续推进。实行部门单位包村工作机制,选派1784名第一书记和3.7万名机关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先后涌现出全省优秀第一书记14名,市县优秀第一书记277名,提拔重用工作实绩突出第一书记345名。全市968家合作社及涉农企业通过劳务吸纳、产业托管、参股分红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创建了“支部+合作社+互联网+农户”等扶贫模式,落实包扶项目3023个、资金5.96亿元,做到了户户有扶持资金、有发展项目、有增收产业。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力推进“三变”改革,涌现出了黄陵县索洛湾村、安塞区南沟村、延长县杨家湾村等集体经济发展“明星村”。
  农村党建全面加强。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达标”工程,不断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创建第一批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13个,市级标准化建设示范村37个,达标村458个。足额兑现了村级办公经费和村干部补贴,市县两级投资1.6亿元,新建233个高标准活动场所,实现阵地“清零”目标。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累计有99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相继转化提高。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一批文化素质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带头人进入村级班子。
  城市党建不断深化。以创建全国城市党建工作示范市为目标,建立四级联动体系和“五联共建”机制,推动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互联互动、开放共享。推行“网格化”管理,构建“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单元中心户”组织体系,推广“两说一联”“四委两长”等经验,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城市社区“强基”工程扎实推进,市县投入2亿多元对77个社区进行了新建改造,工作经费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30万元。子长县“同一个家”、志丹县“同心圆”等做法入选中组部创新案例。
  各领域党建取得明显成效。机关党委(党组)工作责任不断夯实,全市3万余名机关党员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200多名市直部门单位党组织书记参加微型党课大赛。深化“评星定级、追赶超越”“三亮三比三评”活动,评定“五星级”党支部49个,机关效能不断优化。全面实现国企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大型国企配备专职副书记,经理层党员进入党委班子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目标,对48户市属改制国有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和1465名党员组织关系调整接转,推动32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顺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深入开展“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建设活动,全市申报党建文化示范学校306所。深化“双培养”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市132名骨干教师培养成积极分子,758名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1.8%和82.4%,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创建“三星级”以上党组织96个,其中全省“五星级”党组织11个。“红领党建”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推行“三单”管理机制、党员“政治生日”制度,“四项结对帮扶”“双店”评选等做法受到广泛好评。
  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强。认真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的基本组织生活制度,党内政治生活得到加强和规范。严格党员发展标准和程序,重点向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等倾斜,全市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不断提高。实施基层党组织“双千”计划,培训村“两委”负责人1065人、优秀青年和入党积极分子594人。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全覆盖,“延安党建”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不断扩大。摄制《到群众中去》《回望延安》等200多部资源课件,《延安整风与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梁家河的启示》入选中组部精品党课。运用互联网思维,着力打造“圣地延安·智慧党建”品牌。做好党代会代表任期制试点工作,建立党代表工作室1162个,推动代表列席重要会议、视察基层工作常态化。党员承诺制、党员积分制、“两说一联”“党员小书包”“问题墙+回音壁”等特色品牌深化拓展,涌现出一批柯小海式的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聚焦忠诚干净担当
  好干部标准鲜明树立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认真践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充分运用“三项机制”,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以岗选人,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坚持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导向更加鲜明。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将“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干”的用人理念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严把考核研判、提名把关、考察审核、集体决定、责任追究“五道关口”,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五个过硬”,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注重提拔重用在落实“五个扎实”、奋力“追赶超越”、发展“三个经济”上使劲出力的干部,在深化改革中敢于触及矛盾、善于破解难题的干部,注重在“三大攻坚战”主战场上锻炼干部。严格标准程序,严肃换届纪律,圆满完成县乡换届,认真做好市级班子换届有关工作,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注重实践培养,选派153名县级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锻炼,优化干部成长路径,补齐基层经历短板。24名脱贫攻坚一线县级后备干部、27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得到提拔重用。选派1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省直机关挂职锻炼,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运用“三项机制”,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坚持把“三项机制”作为推动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制度保障,紧紧扭住定准定实目标、考准考实干部、用准用实制度三个环节精准施策,全面释放“三项机制”制度活力,着力解决干部动力不强、魄力不足、压力不够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运用“三项机制”调整使用干部1795人,其中鼓励激励1421人、容错纠错51人、能上能下323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树立。创新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月通报、季讲评、专项观摩、督查约谈”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相结合,强化过程管控和压力传导,形成了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延安市2017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跻身全省优秀行列,经济发展迈入全省第一方阵。认真落实中省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意见》,研究制定市委《实施意见》,选树了一批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矢志转型发展、奋力追赶超越。
  从严从实管理,推动形成风清气正政治环境。注重选人用人风险防范,建立全市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提前甄别“带病”人员。严把全市科级干部任用资格审查关,先后审核391批10399人次,104名干部未通过。制定《中共延安市委全委会对正县职干部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票决办法》《关于确定市委全委会票决正县职干部范围的意见》,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严格执行“凡提必核”等规定动作,因个人事项报告不实受到组织处理53人。加强大组工网日常管理,强化信息安全保障,积极推进干部信息系统等基础应用。认真执行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制度,稳步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建成全国组织系统一流的标准化、智能化档案室。坚持凡进必考,全市先后招录公务员1993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513人。严把市直单位进人关口,先后遴选152人,选聘177人。认真执行县以下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1349人享受政策。将提醒、函询、诫勉等措施运用在信访举报、干部预审、个人事项报告等多个领域,提醒115人次、函询51人次、诫勉18人次,“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实行12380举报电话与12345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双号并行,受理举报180件,组织处理19人,纠正违规选任干部59人次,有效改善了全市良好的政治环境。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人才新动能正在形成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部门立足延安发展实际,认真落实中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整合资源和力量,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作用日益凸显。
  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编制《延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印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和《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延安市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三年规划(2018-2020)》。建成22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单位、14个人才工作示范点和工业信息高端智库、政策研究智库等。制定了教育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相关人才政策,进一步破解束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校外兼职兼薪试点、子长县人民医院“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等多项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成效。
  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推荐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人,省“千人计划”3人、“特支计划”8人。实施“221人才计划”,引进硕士、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131名,招录博士选调生13名,通过兼职、合同、协议等形式,柔性引进人才103人,中省博士服务团来延挂职12人。举办延安“圣地学者论坛”,签约聘用51名海内外人才。召开发展“三个经济”研讨会,25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延安发展建言献策。组织26个招才引智小分队,先后与省内外100多家知名高校、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68项,分别在人才引进、研发机构建设、创业设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实施“延安携手百所高校助推圣地百年梦想”行动计划,百余所高校来延开展红色教育、创新创业、技术服务等合作,与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正式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
  人才作用发挥有效激发。着力为高端领军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积极引进6名两院院士,设立5个院士工作站,重点发挥高层次领军人才作用。建成16个重点实验室、14个工程技术中心、小杂粮研发中心和苹果、马铃薯、肉羊养殖、核桃4个试验站,先后组织2100多名科技人才参与实施了中省市各类科技计划400余项。2018年新建了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建成省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35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5个、市级众创空间2个。“延安清洁能源孵化器”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延安红色筑梦众创空间”和“中国传媒大学(延安)众创空间”完成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注重发挥本土人才作用,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培树“双培双带”示范县2个,培训专业技术人才2.4万余人次。吴起县“人人技能工程”入选全省人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模式。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通过举办座谈、专题研讨、组织集体休假等形式,引导广大知识分子凝心聚力,担当奉献。
  自身过硬才能不辱使命。全市组织系统紧紧围绕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目标,坚持从严治部、苦练内功,积极培育践行“心要静、脑要动、腰要硬、行要正”的部风,牢记职责使命,扎实开展工作,树立了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重整行装再出发,策马扬鞭新征程。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新时代组织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组织系统和广大组工干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忠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凝神聚力、履职担当,不驰空想、不骛虚声,以组织工作的新成效为全市转型发展、追赶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