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努力确保自己的孩子有机会挑战命运、胜天半子这一点上,中国和外国的家长,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在英美澳加,一样有着与北上广深类似的常常需要打破头才挤得进去的公立重点高中和私立精英名校,自然,也就一样有了为到底是该买死贵的学区房还是付死贵的私校学费而百般思量、焦虑万分的中产阶级父母。
不过,发表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最新研究对一项跨度长达半个世纪、涉及37.7万名美国高中学生的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至少从未来学业成就和职业前景来看,强努着挤进学霸如云的名校,可能未必能给孩子带来好处。
“考家长式名校”与“考学生式名校”
负责此项研究的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理查德·格尔纳(Richard Gollner)指出,许多中产阶级父母之所以费尽心思把孩子送进精英名校,期望的无非是自家的娃眼见着同学们都是“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的未来精英,便会在潜移默化中自动自觉地头悬梁、锥刺股,而这种“一起同过窗”的经历,也可能会转化为未来职场上的人脉。
然而,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高中教育普及与市场化,受到家长追捧的选拔式学校(selective schools)却也日益分化为两种:一种是家长们社会经济地位普遍较高、但录取时对学生自身的成绩要求未必十分严格的“考家长式名校”,另一种则是学霸不问出处、主要靠成绩说话的“考学生式名校”。对于那些自身经济实力不上不下、孩子成绩不高不低的父母来说,选择的困境由此而生——到底哪一张船票,才能把娃顺顺当当地送到成功的彼岸呢?
此前已经有大量跨文化的长期研究表明,在“考学生式名校”里当“大池子里的小鱼”,不见得是一个好主意。2007年发表于《美国教育研究杂志》(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上的一项研究便表明,在那种随便拎出个学生都是学霸的精英高中读书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普遍缺乏自信,自主学习的动力较低,不太愿意多花工夫提高成绩,而且并不觉得将来一定能在职场上出人头地。而且,这种无时无刻不在的激烈比对不仅会影响到那些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的自我评价,也会影响到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评价与期待。2009年发表于《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上的另一项针对精英高中里“寒门子弟”的研究便表明,那些凭自身实力本来可以在普通高中里稳居前列、但放在精英高中里便相形见绌的学生,会从老师那里得到不成比例的负面评价,而且会被不公平地剥夺享受那些精英名校中特殊教育资源的机会。
有趣的是,这两种现象,在英国社会学家迈克尔·杨(Michael Young)1958年出版的讽刺寓言著作《精英阶层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Meritocracy)中就得到过精辟的阐述:越是强调才能(merit)的选拔,反而越容易令出身寒门的人屈服于自己的命运,认为失败纯属咎由自取,巨大的社会差距与不公本是名正言顺。而这种精英教育的过程,还会割裂孩子与原生家庭的亲密关系,试图制造一种超脱于亲情之外的更“优越”的教学关系,令家庭变成了旅馆,成了一种可厌弃的不得已的选择,从而令那些寒门学子在不可避免的遭遇暂时挫折时反倒没办法从父母那里及时获取关怀与支持。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另外一些针对“考家长式名校”的研究表明,在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家长的受教育背景之外,或许得益于更优越的师资水平、教育设施和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榜样效应在这种学校中似乎更加明显。2010年,《教育的增值评价标准》(Value-Added Measures in Education)一书作者、美国杜兰大学的教育经济学教授道格拉斯·哈里斯(Douglas Harris)便在调查中发现,家境较好的学生即便入学时成绩平平,但却可能在同伴因素的影响下而对自己未来的学业和职业成就拥有更高的自信,而在外部条件的帮助下,这种当时可能并不符合实际水平的自信,真的有更大的几率转化为更高的毕业分数。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孩子影响最大
不过,这两类研究通常都是各说各话,很少会把“考家长式名校”和“考学生式名校”放在一起头对头比较分析,而且很多时候仅以学生的高中考试成绩和是否能够升入好大学这样的短期目标为评判标准,对学生长期的教育和职业发展前景缺乏关注,而地球人都知道,所谓的“上大学改变命运”,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像是一张空头支票。
正因如此,格尔纳及其同事这一次将目光对准了开始于1960年、涵盖当时美国5%的高中学生的“天赋项目”(Project TALENT)的调查数据。当年,共有1226所遍及美国各州的高中参与了此项研究,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皆在其中,而377015名参与者的家庭背景更是从低到高均有体现。在初始调查后的第1年、第5年、第11年和第50年,研究者又对参与者进行了随访。如此一来,完成最后一次追踪调查的那1952名平均年龄67岁的研究对象,其人生际遇便成了解答“上哪种高中才靠谱”这一问题的理想参照系。
结果呢?如果你家娃是那种不管怎样永远稳中三元的超级学霸,那么恭喜你,无论是在“考家长式名校”读书,还是在“考学生式名校”上学,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但如果是天资中等偏下、有待提高的那种孩子,很不幸,数据显示,混迹于“考学生式名校”的学霸之中,只会让他们的受教育年限显著变短、未来的年收入更低、所从事的职业受尊重程度也较低,甚至不如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对照组。事实上,这些孩子会对校园生活产生相当大的反感,而这种反感加上自身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会进一步影响到他们下一代的教育选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样资质的孩子放在家长平均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好学校”里,发展前景却更为乐观:他们成功读完四年制大学以上学位的几率更高,高中毕业11年和50年后的家庭年收入都处于较高水平(意味着不止自己赚得多,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收入也相当不错),而且更容易从事那些均衡满足职业成就、自我独立、社会认可、职场关系、团队支持和工作条件6项职业评分的“好工作”。
当然,这样的“好学校”无论在哪儿,都是便宜不了的——除了学费或学区房售价这些显性成本,还有众多隐性成本。比如像迈克尔·杨所指出的,为了培养贵族气质和提高进入门槛而不得不修习的“无用学科”和必须参与的销金式体育运动。真正的权贵阶层并不介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更隐晦的、看起来更公平的代际财富传承,可对于踮着脚尖的中产阶级父母来说,就存在着切切实实的陪太子读书的风险。
但其实,格尔纳的这项新研究,也指出了另一条道路——与其一直把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倒不如关心一下自己的教育问题。更多的研究数据表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而不是收入,才是对孩子学业最大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