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三大区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差距逐步缩小。
区域经济总量实现突破,区域间总量差距逐步缩小。关中、陕北、陕南经济总量分别从1978年的58.81亿元、7.02亿元、17.05亿元提升到2017年的14136.80亿元、4584.78亿元、3108.72亿元。关中地区生产总值2013年突破了万亿元大关,陕北地区生产总值2013年突破4000亿元,陕南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突破3000亿元,区域经济均实现了突破性增长。从三大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来看,关中地区持续保持龙头地位,随着2000年后全省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区域间总量差距有所缩小。一方面,关中地区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71.0%波动下降至2017年的64.8%,陕南、陕北合计占比提升,与关中地区差距缩小。另一方面,陕南和陕北地区差距明显缩小。其中,陕南地区经济总量占比从1978年的20.6%下降至2017年的14.2%;陕北因2000年后能源经济高速发展,其经济总量占比从8.5%提高至21.0%,陕南和陕北地区比重差距从12.1个百分点缩小到6.8个百分点。
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间结构差距明显缩小。从产业结构看,关中地区第一产业占比平稳下降,2017年降至7.3%;第二产业占比先上升后下降,2012年达到最高值72.7%,后逐步下降至2017年的45.3%;第三产业占比先下降后提升,2012年为最低值39.8%,后逐步提高至2017年的47.4%,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模式,优化明显。陕北、陕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相似,与1978年相比,2017年第一产业占比分别下降了49.4个百分点和42.3个百分点,陕北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分别提升37.4个百分点和12.0个百分点,陕南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分别提升27.8个百分点和14.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显著的“一、二、三”模式演变为“二、三、一”模式。(据《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