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荣 通讯员 温巧莉
“以前做梦也不会想到,我生活的小村庄竟然成了乡村旅游的红火村,这多亏了我们村党员干部带着大家认真干。”说起生活的变化,吴起街道南沟村的农家乐主人白强有说不完的话。
南沟村长期以来以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无集体经济收入,是典型的山地农业村、空壳村。近年来,南沟村在“支部带领、旅游带富、党员带头”下,有力地推动了南沟村的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产业发展。
支部带领谋创新
“以前我们南沟湖承包给了五户人家养鱼,都是小打小闹,形不成气候,旅游始终不温不火。去年开始,村党支部经过商量决定,成立村旅游公司发展乡村旅游。”南沟村原党支部书记闫志雄说。
没有经验,南沟村党支部就组织党员干部去梁家河、榆林赵家峁等地学经验、学理念。一路上,眼前看的,耳边听的,让一直生活在小山村的村干部感慨不已:“南沟村的条件不比别人差,人家弄得这么好,我们一定也能弄出个样子来。”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多的考察学习、规划设计,南沟休闲旅游度假村在村民的盼望中,逐步有了旅游新村的模样。
“最初,公司是以村民入股的形式成立。那时,村民对于入股的事情十分不看好,那么多钱投进去万一失败怎么办,谁心里都没有底。”村党支部书记白涛说。
村民不支持,那就党员来带头。在村党支部的商议下,村党员带头凑了70余万元。等待购买设备时,资金又不够了,南沟就以村党支部的名义,向外出做生意的村民张继春借了50万元。购买设备的资金终于凑齐了,乡村旅游项目正式启动。今年4月,一个以“一心八点”为核心的景区开工建设,并于8月开放迎客。
在探索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道路上,南沟村确立了“党支部+‘三变’改革+乡村旅游”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把党支部建设成了引领乡村旅游发展的指挥部,成功建设了南沟生态度假村,让南沟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党员带头立标杆
说起起步时的艰难,白涛无奈道,“群众都不愿意入股,最后还是几个党员带头的,我入股了10万元,闫志雄入股了10万元,刘志安入股了15万元……”
几个党员带头入股让部分群众改变了看法,但是他们还是有所顾虑,闫志雄和白涛就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向群众解释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好处,为保证群众资金的安全,村委会与群众签订了入股合同。在党员带头入股、村干部入户宣传的情况下,群众他3万元,你5万元的……所凑资金总算是让景区建设项目按期进行。
“去年我家产了150斤蜂蜜,我自己没法出售,眼看这么好的土蜂蜜就要坏在家里了,最后卖给了合作社。前前后后总共卖了7500元,这可是一笔不少的收入。”谈到养蜂的收入,蜂农刘志富脸上露出藏不住的喜悦。
“去年我带头成立了养蜂合作社,现在全村共养殖中蜂240箱,土蜂蜜现在的市场价是每斤100元,蜂农可以自行销售。蜂农没有销售渠道时,我们以每斤50元的保护价收购,再由合作社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确保蜂农的收益。”党员刘志光说。
除此之外,党员李风华带头成立的苹果专业合作社,党员赵志斌成立的养驴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成为了南沟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旅游带富全村人
“我在公司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我儿子也是公司的一名司机,我们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就6000元,比起以前务农种洋芋、种玉米的收入高多了。”观光车司机崔世民说。
老崔是吴起县秦风水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观光车司机,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由于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他不能干重体力活,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成为了村里的贫困户。今年旅游公司成立后,老崔和他儿子都成了公司的员工,现在他家的光景是越过越好。
“我们这里8月份开放迎客以来,慕名而来的游客已达到7万多人,收入挺可观。”南沟村第一书记张炜告诉记者,现在村上的乡村旅游搞起来了,南沟村依靠乡村旅游已经解决了80余人的就业问题,贫困户就业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随着南沟乡村旅游日渐红火,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无公害蔬菜、特色小吃、农家饭、土蜂蜜……都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来源,真正让乡村旅游成为了带动南沟村发展的新引擎。
“南沟村正在从一个拐沟村转变为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先行村,南沟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展望南沟的明天,张炜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