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汪庆丰
浓重的眉毛透露出几分坚毅与刚强,稀疏的头发诉说着他不倦的努力与坚持,黝黑的皮肤显示出他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踏实作风。
他就是市草原站高级畜牧师魏建民。
魏建民今年57岁,曾在宜川中学当过数学教师,后来成为市草原站的一员。“不管从事哪个行业,身处什么职位,我始终告诉自己,一定要扑下身子,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参加工作37年来,魏建民正是因为坚守着这样一句话,才一步步靠近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一次次突破了制约舍饲养畜的瓶颈,最终闯出了一条菌草饲草发展养殖的新路径,解决了我市饲草短缺、人畜争粮的问题,也为不少农户脱贫致富洒下了自己的辛勤汗水。2016年,他被市科技局评为延安市优秀“三区”科技人才。
用科技力量助推菌草产业
2015年,菌草替代苜蓿育肥羊试验成功,效果明显;2017年,菌草饲料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获得成功……每一次菌草产业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魏建民的努力。
“每年我最少要在乡镇待100天。咱从事的就是这种职业,要想有所进步就必须经常往基层跑,现在我已经成了各大乡镇的老熟人了。”魏建民笑着说。
为解决畜牧养殖过程中饲草品种单一短缺的矛盾,2015年魏建民选择在延长县七里村和南沟河进行菌草试验种植。两个试验种植点分别选用川地和山地,采用斜插和平铺两种不同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对比实验,探索菌草的规范化种植技术。在完成菌草种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2015年9月,魏建民在延长县惠丰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菌草替代苜蓿育肥羊试验,采用不同的菌草比例,通过羊子的适口性、采食量、日增重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三个月后,试验结果表明,用菌草替代20%的苜蓿效果最佳,每只羊日饲料成本降低0.18元,日增重明显,经济效益提高了15%。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魏建民在黄龙县亿丰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利用菌草饲草进行舍饲白绒山羊生长发育和生产力性能全过程的试验研究,为舍饲白绒山羊充分利用菌草饲料作粗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此同时,他对菌草饲草的加工技术进行探索研究,完成了菌草青饲料、青贮、黄贮、青干草的调制等加工技术研究。菌草饲料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获得成功,为我市草牧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建科技团队推广先进技术
“好的技术只有推广出去才算成功,才能真正起到帮助农民致富的作用。但全市那么多乡镇,要想让大家都能从养殖中受益,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可靠的团队。”
在市科技局选派魏建民到国家级贫困县延长县进行科技扶贫的当年,他就组建了由“龙头企业+合作社+三区人才+农户”组成的产业扶贫科技团队,指导农户使用新品种、新技术,利用先进的科技新成果发展养殖业,有效推进了草牧业的向前发展。
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全市菌草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延长县永红农牧专业合作社与37户贫困户签订了菌草收购协议,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发展菌草产业;延长县安沟镇黄古塬村民徐发军种植菌草20亩,共产鲜草约210吨,每吨鲜草按最低价200元计算,最低能收入4.2万元……这些数据令魏建民非常振奋,为了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群众,魏建民带领他的科技团队,用集中培训、现场示范、田间指导等方式,对农民进行菌草饲草的种植、加工、利用等实用技术培训,有力地促进了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实现了公司与农民互惠双赢。
凭一腔赤诚富裕一方农民
围绕“实施一个项目、熟化一项技术、创建一个基地、致富一方农民”的目标,在“三区”科技人才服务过程中,魏建民经常走村入户开展调研,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当地阻碍经济发展的原因,制定科学适宜的工作计划和服务规划。
“光靠调研还不够,我们还要让农民及时了解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同时根据农户的实际需求,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长期的基层调研,风吹日晒,使得魏建民的外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俨然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样子。他朴实无华的工作态度获得了服务对象的一致认可。
经过不懈努力,他服务的延长县二海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探索研究的“散养鸡标准化养殖研究”获得延长县科技成果二等奖,“一种鸡饲料及其配备方法”实用技术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发明证书,“二海”鸡蛋现已远销西安、北京、上海等地,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菌草饲料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获得相关单位的认可。魏建民还发表了菌草饲料方面的论文3篇,推广种植菌草1万多亩,建立菌草加工企业2个,年生产能力上万吨,大大推动了我市草牧业的健康发展。
“魏建民心系农村,无私奉献,用一腔赤诚研究和传播先进科技知识,展示了当代科研人员的风采,无愧于我市优秀‘三区’科技人才的称号。”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