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您是慢阻肺吗?
本报记者 宋伟 刘晶
  11月第三周星期三是世界慢阻肺日。提起慢阻肺,大家或许一脸茫然。这是啥病,和我有啥关系?其实这种病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正在向我们走来。
  今天我们请延安市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主任魏亚强来解读慢阻肺的病因和防治措施。
  为啥会得慢阻肺?
  魏亚强说,事实上,慢阻肺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人类任性“消费”大自然造成的雾霾,会导致空气中存有大量的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等。而这些有害气体和颗粒进入气管后或者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因为气管出于自我保护,会产生炎症反应,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出现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等病理改变。长期慢性气管、支气管反复炎症反应,会导致气管支气管变窄、纤维化(发生硬化)和没有弹性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慢性支气管炎。
  再加上人类任性“消费”自己的身体,比如:抽烟等。这些有毒气体长期进入肺泡(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不及时治愈导致出现肺部感染。如果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此时,即形成肺气肿。
  当人同时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症状时,称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气短或呼吸困难、咳痰、慢性咳嗽和喘息和胸闷。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阻肺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其致残、致死率较高,在农村居第一位,在城市居第四位。主要临床症状有反复咳嗽、咯痰、喘息等,可并发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得了慢阻肺就没治了吗?
  “慢阻肺由于不可完全治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但并不是无法可治,我们要正确认识,及早治疗!”魏亚强说。慢阻肺及早治疗获益多,及早发现慢阻肺COPD,越早治疗,越有利于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延缓COPD的疾病进程,降低死亡风险。
  首先要正确认识疾病:进行系统的检查和评测,了解自己的病情。明白COPD无法治愈,但可防可治。了解容易诱发COPD的危险因素,避免接触。其次,需长期规范管理疾病,这点非常重要。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药物治疗,推荐长期用药,规范治疗至少3个月,不可随意停药,如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则应在同一水平维持长期的规律治疗。治疗之后一般医生会给到肺康复的建议,例如呼吸生理治疗(帮助咳嗽、用力呼气、缩唇呼吸等)、全身性运动(步行、登楼梯、踏车、太极拳)和呼吸肌锻炼(腹式呼吸锻炼)、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
  魏亚强提醒大家:只要发现自己出现一段长时间的咳痰喘症状,或者每年固定的一段时间(尤其是冬春季)出现症状,就需要看医生了。如果医生鉴别了其他疾病,判断为慢阻肺,可能会让你做一个肺功能检查,就是在一个机器上吹几口气,完全无创的检查,就可以基本诊断或排除。目前强调40岁以上吸烟和二手烟人群以及其他易感人群都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就和监测血压以及血糖一样。使用肺功能检查来预防和早期发现慢阻肺将成为中国公共卫生的优先事项,以减少与慢阻肺有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普通人如何远离慢阻肺?
  万事皆有因,找到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魏亚强说,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人体呼吸系统的防御能力降低,是慢阻肺急性发作或加重的高发期,要小心防范。首先吸烟者要尽早戒烟;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坚持用药,以消除症状;雾霾大或是家人有感冒情况下,慢阻肺高发人群要养成戴口罩的习惯,以自我保护。同时,还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烟雾、粉尘刺激。对于长期服用相关呼吸系统药物的病人,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正确指导下有效用药,切忌擅自增减药量。
  生命在于一吸一呼之间,掌握对生活的主动权,提高认知,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预防,及时诊治,才是面对慢阻肺克敌制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