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变化发展,更新成长。由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影响等差异,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各自独立的城市性格、文化风貌、方言呈现、饮食传统乃至地标建筑,久而久之,这些组成城市样貌的因素共同幻化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这就是城市的味道!
要寻找城市的味道,我们要走出办公楼,走出书斋,深入到大街小巷,从空气中飘来的植物香味中寻找,从言语中传达的情感律动中寻找,从不同烹饪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所表征的风俗差异中寻找……
城市的味道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开启而开启的。延安的味道就是一个从单一到多元、从传统到现代,不断丰富、逐渐温润可人的中国城市的味道。
解放战争与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味道是质朴的味道,是民主的味道,是红色乌托邦的味道,是令全中国有志青年欣然向往的“明朗”的味道,是到处洋溢着新生活新民主的解放区的味道。
随着抗战的全面展开,延安成为有志青年争相奔赴的“圣地”,这里民主的声音与进步的思想吸引着无数想过这新生活的中国人民。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延安文艺界的知识分子深入人民生活,用老百姓熟悉的艺术语言与陕北民间的艺术形式,创造性地完成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东方红》《区政府办公室》《离婚诉》等一大批备受青睐的文艺作品。这些诞生于国家民族危在旦夕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艺术作品,今天看来,艺术水准或许不高甚至略显“下里巴人”,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延安文艺的包容性、开放性以及与时俱进性。
在延安,无论是诞生于枪林弹雨之下、传递着浓郁革命气息的文艺样式,还是革命文艺工作者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空前的创作热情,抑或是红军战士面对侵略者所呈现出的有如烈火般的熊熊热情与钢铁般的坚强意志,都是延安的味道。
伴随着抗战胜利的欢呼声,在延安这块新中国的“试验田”里,战争的烟火渐渐褪去,人们很快投入到新一轮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知识分子下乡运动开始,延安来了一大批北京知青,他们懂知识,讲文明,与当地的老百姓同吃同住,给当时很多落后偏僻的乡村送去了城市现代文明的思想。陕北黄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人们克服困难,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修建沼气池、种果树、修铁路、学文化,产生了文艺小报《山花》等颇负盛名的地方刊物,诞生了《人生》《平凡的世界》这样影响深远的当代作家作品,出现了像高凤莲、李秀芳、曹佃祥等一批杰出的剪纸艺术家,促成了80年代延安黑白木刻的复兴繁荣。在延安,这种面朝黄土辛勤劳作、不断开辟新世界的乐观精神,这种困难面前不退缩、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在苦难的现实面前依旧用高亢的民歌咏赞生活、用欢快的步子扭着秧歌奔向新生活、用灵巧的剪纸刀畅想新生活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都是延安的味道。
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也吹进了这座洋溢着红色之光的西部之城。当地政府利用资源优势,着重发展红色旅游业和以革命旧址、历史场景为依托的红色文化产业,诞生了像《延安颂》《延安保育院》《红秀-延安》等剧作,开辟了延安1938文化广场、圣地河谷—金延安、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知青纪念馆等旅游文化场地,出现了像白烨、厚夫、闫安、侯波等文坛大家,以及闫妮、王香云、杨宝童等新生代歌手。新航线遍布祖国各地,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新城建设初见成效,红色教育井然有序。在延安,这种踩着新时代的节拍勇于创新、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些凭借现代化科技修筑凝固、遍及延安各个领域的当代窑洞建筑群,这种享受着高科技的便捷骨子里依然对土地无比敬畏的特殊品质,这种热情奔放、质朴自然、执着奉献、敢于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特质,都是延安的味道。
延安的味道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前争取光明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创造的味道、奋斗的味道与团结的味道;是《黄河大合唱》激情高昂的味道;是陕北秧歌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味道;是土窑洞体贴温存的味道;是黄土高原宽厚包容的味道;是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味道;是山丹丹花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味道;是延水滚滚、宝塔巍峨的味道;是古元、冼星海、赵树理等革命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立足现实,大胆进行艺术创新的味道;是习近平、史铁生等一代知青努力用知识改变世界的味道……
延安的味道是进步与文明的味道,是欣欣向荣、全面复兴的中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