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我们走在大路上
——延安脱贫攻坚纪实
  初冬时节,陕北高原的第一场雪渐渐消融。暖阳透过纱窗,投射在贫困户李东东新家的墙面上。“时间都去哪儿了?”壁纸上的一行字,收拾着一家人作别旧时光的感慨,寄托了向未来招手的愉悦。
  巍巍宝塔延河畔,物换星移几度秋。这里是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如今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踏上这片红色土地,在山梁沟峁、农田果园、窑洞新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聆听着延安人告别贫困光阴的故事,目睹着革命老区奋进在整体脱贫、建成全面小康大路上的矫健步伐。
  革命圣地如期脱贫
  刚刚过去的深秋,南泥湾又迎来一场丰收。毛泽东同志手书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生产纪念碑,见证了又一个寒来暑往。
  77年前,三五九旅的战士挺进南泥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把荒无人烟的莽原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写进了历史的丰碑。
  今天的南泥湾,水稻飘香,牛羊成群。在纪念碑不远处,南泥湾养殖场的上百头森林野猪在丛林中觅食。南泥湾镇镇长黑学良说,南泥湾发展了8个林下经济养殖场,贫困户以劳力入股,年底参与分红,林下经济实现了“绿了山顶子,富了钱袋子”。
  幸福,从来都是奋斗出来的。历史的昭示如此,今天的探索如此。
  在与南泥湾同处延安市宝塔区的酸刺沟村,48岁的贫困户冯生华曾经以为,自己躺在炕上再也起不来了。
  父母年过八旬,体弱多病,一双儿女顽疾缠身,作为家中唯一的壮劳力,冯生华突然患上了眼葡萄膜炎和静脉血栓,视力急剧下降,丧失劳动能力……生活的重压让这位陕北汉子在炕上一躺就是半年。
  但就是这样一位“疲沓”的贫困户,最近却主动向村委会提出要退出贫困户名单。记者到他家时,冯生华正在猪圈里忙活着。去年,政府出资为他家建起了沼气猪圈,还送了9头猪仔。到年底,15头生猪出栏,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一年挣了5万多元。愁眉终于展开,久违的笑容和自信在冯生华脸上重现。
  “现在看病能报销90%,政府帮我们发展产业。老婆在公益性岗位上班,每年收入有1万多元。干部都这么努力,咱自己再不积极,还有啥脸面?这个贫困户,说啥也不能当了!”饱经生活磨砺的汉子,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未来。
  延安的脱贫之路,曾经布满荆棘。上世纪70年代末,新华社记者冯森龄的名篇《延安调查》中,记录了这里“有很多农民上街要饭”的苦难过往。改革开放后,延安驶入发展快车道,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让延安到2014年底,仍有693个贫困村,7.62万户、20.52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3.2%。
  前路坎坷,却从未退缩。这是历史的担当,更是时代的使命。“革命圣地不如期脱贫,我们没法向党和人民交代。”在延安,这是当地干部最常说的一句话。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延安瞄准贫困,打响了老区精准脱贫的攻坚战:
  精准脱贫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举全市之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危房改造等“八个一批”工程,下大力气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贫困退出要村村过硬、户户过硬……
  “延安是革命老区。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率先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在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是我们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语气铿锵。
  见微知著。在时代奋进的伟大征程中,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延安安塞,黄土高原文化最富集的地区。近年来,这里把腰鼓、剪纸、农民画、曲艺和民歌,当做当地的5张名片,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游客来延安旅游,顺道坐半小时车来安塞看腰鼓、听陕北道情,悄然间成了时尚。 
  因生活所迫扔下腰鼓20多年的安塞区高桥镇贺坪村贫困户李东东,经过培训重新挎上了心爱的腰鼓。他加入了当地以贫困户为主的励志扶贫艺术团,今年以来已参加演出50多场,加上外出教授腰鼓技艺的收入,他为自己挣来了洗衣机、电冰箱和热水器,也即将甩掉贫困的帽子。
  “我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是党的好政策救了我。”只花了1万元就搬进政府修建在安塞城区的安置新房,李东东言及过往,心潮澎湃。从新家窗户向远处望去,曾经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铺满层层叠叠的植被,高速公路蜿蜒其中,楼下是喧闹的车水马龙。
  “革命老区的困难群众,既是扶贫的对象,也是脱贫的主力。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脱贫攻坚的源头活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西部国情研究中心副教授何磊说。
   给苹果插上“翅膀”
  吴起县铁边城镇张湾子村,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第一站。毛泽东旧居内的陈设如昨,红军为户主留下的暖水壶,诉说着鱼水情深的传奇。
  当年毛主席留宿过的破败农家小院,如今已经变成了11孔宽敞明亮的窑洞。为毛主席做了一顿剁荞面的村民张廷杰的儿子张瑞生,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现在我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肉蛋奶,看病能报销,养驴有补贴。每年开学前,我都能给孙子们包红包了。”这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说起今天的日子,眼里放光,“是党让我过上了好光景”。
  话是朴实话,道的是真情。
  产业帮扶、就业安置、易地搬迁、保障兜底……一项项精准脱贫的政策在延安的山山峁峁间落地生根,改变了老区的贫穷图景,也振奋着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建设安置房政府投入30万元,修两座大棚补贴10万元,一场手术报销6万元,还有教育补贴、公益性岗位收入……”即将搬入吴起县城安置房小区的张春振,第一次细算起脱贫攻坚以来政府为自家的投入,惊讶得连连咋舌。
  这位养育了4位子女的贫困户曾是村里的能人,4年前罹患股骨头坏死,全家人的生活没了光亮。如今,曙光重现,他编起信天游:“党的政策不得了,建起大棚有医保,娃娃们烦恼没有了……”
  回望过去,方能知晓来时的路。目光向前,前进的征途才能行稳致远。
  宝塔区柳林镇是如今延安出了名的苹果产业大镇。但40多年前,柳林镇不少群众还过着“水滚菜”的日子。一顿饭下去,肚子被水胀得咕嘟直响。1975年前后,群众饿得连树叶都吃。
  吴枣园村村民任增平就尝过这样的滋味。时过境迁,被干部包扶发展了4亩苹果园的老任,在去年甩掉了贫困帽。这天,他把自家新收获的5000斤苹果拉到柳林镇九沟村一家公司的智能选果线上,免费接受“检阅”。
  经过自动选果,以往论斤卖的苹果可以按照果形、大小、糖度、色泽分为不同的档次售卖,平均每斤收购价能高出0.8元。精品果子,可以“论个”卖到10元以上。老任还琢磨给苹果贴上文化字,放到网上销售,卖个好价钱。
  让老任受益的,是延安正在推进的“苹果后整理”行动。作为全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延安有43%的贫困人口直接从事苹果种植,说苹果是群众脱贫的“幸福果”毫不为过。今年起,延安在全市建起56条现代化智能选果生产线和102万吨冷气调库,免费为贫困户分选苹果,并纳入分拣、冷藏、运输、销售等链条中。朴素的小苹果,也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老区脱贫,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推动‘苹果后整理’,是我们从延安苹果产业的发展状况和群众的现实需求出发做出的决定,是符合延安实际的。”延安市副市长贾珉亮说。精细分选、电商销售,对习惯了有啥卖啥的延安果农来说,不啻为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最大限度实现苹果产业带动脱贫的溢出效益。
  围绕苹果做好文章,是延安从实际出发推进脱贫攻坚的一个截面。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山大沟深、梁峁纵横。告别年久失修的窑洞、住上安全可靠的房屋,是不少贫困户的心愿。
  为此,延安把住房保障作为群众脱贫的重要任务,2016年一次性启动建档立卡1.73万户、5.63万人的移民搬迁项目。目前,达到入住条件的房屋1.73万套,实际入住1.16万套,危房改造3.09万户。
  贫困群众有期待,党和政府有回应。在延川,当地以县城、街镇、景区、园区为中心建成14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这样布局是为了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发展种养业、文旅产业、光伏产业,配套落实就业创业、兜底保障、技能培训政策,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延川县委书记张永祥说。
   延安精神一直在路上
  天气渐寒。延安枣园,张思德纪念广场上热潮涌动。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张思德烈士的雕塑前,在延安市委党校学习的一批干部,正在重温《为人民服务》,神情庄重。
  十一公里之外,延安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入口处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在冬日的暖阳中熠熠生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之一。
  在延川县乾坤湾镇李家圪塔村贫困户郝世禄的家中,一个不大的炕头,一张不足两米长的布沙发,曾经挤下了8名干部。今年清明节期间,一场倒春寒侵袭延安,刚刚开花的苹果树眼看就要受冻,一年的辛勤即将毁于一旦。
  紧要关头,延川县食药监局驻村工作队队员和乡镇干部及时赶到,在果园里挖坑生火,提高温度防止果树受冻。8名干部饿了扒口方便面,困了就挤在冷炕上打个盹,一连三天几乎不眠不休,终于保住了郝世禄丰收的希望。
  “干部平时帮我修枝剪叶、疏花疏果,送来化肥和补贴,还帮我卖苹果。除了共产党,谁能对我老汉这么好?”郝世禄迎来了秋天的丰收,穷了半辈子的庄稼汉,第一次有了存款。
  走看算、帮教干,干群连心一家亲。延安的党员干部中流传着一句话:“没有下乡抓过脱贫的干部,人生是不完整的。”为此,延安选派153名县级后备干部到一线锻炼,1784名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组建1546个驻村工作队,3.74万名干部开展联户包扶。
  如期脱贫是“军令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从刚刚驻村时被贫困户下过逐客令,到如今成为群众贴心的“小程书记”,驻村工作两年间,甘泉县道镇五里桥村30岁的第一书记程涛的皮肤变黑了,方言说得更溜了。
  群众不欢迎,就一张笑脸相迎;乡亲不理解,就从学群众语言做起。贫困户没有脱贫意愿,就带着党员做示范。鸡养起来了,地膜玉米发展起来了,老旧的危房改造了,1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曾经软弱涣散的党支部有了凝聚力。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时,程涛曾在“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展板前驻足良久,他说,“作为一名‘80后’党员,两年多的驻村经历,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干部干劲足不足,就看根在群众中扎得深不深。”
  兑现对人民的承诺,延安一直在路上。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4年至今,延安累计实现15.75万人脱贫,在册贫困人口减少到1.75万户、4.7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
  贫困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蒸蒸日上。全市693个贫困村实现了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其中成立互助资金组织的693个,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124个。今年以来完成296个村571处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全面解决了全市农村通沥青路和安全饮水问题;
  群众收入大幅提升。2017年,延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168元和11525元;农民人均种植苹果2.32亩,43%的贫困人口直接从事苹果种植。
  面向未来,延安一直在路上。这是一个可以期待的硕果:
  截至目前,延安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已全部达标,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有望如期实现。
  “延安的脱贫要做到作风实而又实、工作细而又细、措施准而又准,确保村村过硬、户户过硬,确保脱贫成效得到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说。  (据《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