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我市6年治沟造地50万余亩
新增耕地10万余亩 完成投资34.14亿元
  本报讯(记者 赵春光)记者日前在市治沟造地办获悉,经过6年的艰苦奋战,截至今年11月底,我市治沟造地50.96万亩,完成投资34.14亿元,新增耕地10.29万亩,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
  治沟造地是我市在退耕还林之后实施的又一项生态环境治理和振兴乡村的重大战略,该项目由省政府批准于2010年在我市子长县、延川县、宝塔区先行试点,2011年底经省政府批准,在全市全面推开。2012年9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同意将延安市治沟造地列入国家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给予支持。2013年11月22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正式批复《陕西省延安市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陕西省延安市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涉及全市13个县区,共197个子项目,总建设规模50.67万亩,新增耕地4.63万亩,实施期限为2013年至2017年,总投资48.32亿元。
  该项目属于国家特批的重大项目,在没有国家统一规程的情况下,我市有关部门创造性地工作,制定了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及一系列管理办法,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工程设计、验收中,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提高了工程质量,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了效率。
  实践证明,治沟造地已经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工程,发展产业的工程,乡村振兴的工程,是利国利民和生态工程、民生工程。
  治沟造地提高了土地质量和等级,增加了土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治沟造地工程的实施,不仅有效增加了高标准农田面积,而且建成的沟坝地水肥条件更好、蓄水保墒,耕地质量等级明显提高,耕地产能得到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实际调查,工程实施后种植玉米亩均可增产400斤以上。而且经过治理后的土地,有利于大型机械耕作,为流转土地奠定了基础,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治沟造地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山上退耕保生态,山下治沟惠民生。造一亩坝地可以顶5亩坡地的效益,群众说“宁愿种一亩坝地,不种5亩坡地”。通过山水田林沟系的综合整治,在项目区基本上达到了泥不出沟,延安入黄泥沙由退耕还林前的每年2.58亿吨降为目前的0.31亿吨,降幅为88.4%,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每年每平方公里9000吨降为1077吨,降幅为88%。同时,近五年来降雨量有所增加。粮食产量有了保证,发展养殖、棚栽、苹果等产业,使群众增加了收入,没有了后顾之忧,确保了退耕还林能“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推动了退耕还林工作向新的高度迈进。据悉,我市在第一轮退耕917万亩的基础上,第二轮再退耕160万亩,至此,全市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36.6%增加到2017年的46.35%,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治沟造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绿色发展,推动了脱贫致富。治沟造地项目,由于土地平整,排洪、田间道路设施齐全,有利于农业机械作业,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放了劳动力,农民在经营农作物之余,还能外出务工,在家门前打工。最值得称道的是,治理后的土地,田块减少而面积增大,田间道路、排洪灌溉配套,为大型机械耕作创造了条件,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支撑,一些现代农业集团纷纷来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据悉,全市治沟造地项目已经流转土地超过10余万亩。
  治沟造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宝塔区甘谷驿镇顾屯流流域治沟造地后,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大棚2座,建立游人观光采摘园,建立5个水库,1个垂钓池,打造休闲垂钓区;165亩玉米地打造以农耕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拓展训练、稻草人文化创意为主题的“玉米迷宫”;建成百亩荷塘、千亩葵花、薰衣草庄园、酒坊、手工作坊体验区,供游客观赏。该流域一年内吸纳和接待周边游客超过20万人,营业额1.2亿元,年均利润额2400万元,年农业收入9000万元,有效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发展。宝塔区南泥湾通过治沟造地项目,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使水稻面积由原来的几百亩增加到今年的2000亩,再现了当年南泥湾“一川稻田绿,万顷金波涌”的景象,引得南来北往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