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随着疫苗事件的发生,人们对计划免疫有了一些质疑和担心。然而,疫苗的接种毕竟消除了众多疾病发生的可能。那么,我们对打疫苗应该知道些啥,应该如何接种,达到强化免疫,使自己和家人不得病少得病呢?
本期,我们采访了宝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刘鑫,就强化免疫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疫苗的作用究竟如何?
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其中用细菌或螺旋体制作的疫苗亦称为菌苗。疫苗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等。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伤寒菌苗、流脑菌苗、霍乱菌苗等。
刘鑫指出,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100%,由于受种者个体特殊原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如何科学认识疫苗事件?
专家指出,疫苗事件增多,直接原因是疫苗接种数量和接种剂次的增加。接种疫苗出事的概率尽管非常低,但因为目前我国疫苗接种数量很大,小概率事件导致的绝对数肯定会随之增加,公众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
2018年是我国实施免疫规划政策40周年,通过40年的努力,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相关部门估算,通过免疫接种,我国共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6种疾病发病约3亿人,减少相关死亡超400万人,相关疾病发病降到历史最低。
为了保证疫苗质量,从生产厂家到预防接种单位全程冷链运转,适时冷链监测,有记录可查。各级疾控中心和接种门诊冷库、冷藏车、冰箱均安装温度监测仪,接种门诊所用疫苗全部由疾控中心冷藏车配送。接种门诊疫苗追溯系统已正式运行,所有接种疫苗全部录入信息化系统,过期疫苗无法使用和录入,确保接种到每个人身上的疫苗安全有效。
据悉,目前,我国共有40家疫苗生产企业,可生产60种疫苗,有效预防34种传染病,其中14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15种传染病,由国家财政负担、免费接种。国产疫苗占实际接种量的95%以上。
刘鑫主任表示,目前国产的疫苗和进口的疫苗并不存在明显差距。严格来讲,无论进口还是国产,都是检验合格才能上市,是安全有效的。
按时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
预防接种是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第三个环节易感人群的措施之一,是综合性预防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接种疫苗使接种对象或人群获得对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力,是控制乃至消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将疫苗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应急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我国现行的一类疫苗有14种,可预防15种传染病。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宝塔区疾控中心提醒广大读者,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规定的年龄范围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主要是尽早地让儿童形成高度免疫水平,以减少感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