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通讯组 贺彦朴 通讯员 刘海鱼
延长县地处延安东部一隅的交通末端,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延长县交通状况相对滞后,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
为了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延长县大刀阔斧、精准定位,积极建设对外交通,优化城内道路格局,升级改造村级道路,全力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成延长县交通蝶变。如今,该县“一横四纵五辐射一环线”交通道路网络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通畅、枢纽、率先发展等已经成为延长交通发展的亮点因素。改革开放40年来,该县道路交通状况实现了彻底改观,村村户户通了柏油路,县乡公路不断完善,省道县道不断升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村路升级变致富大道
笔者来到延长县郑庄镇樊家圪台村,恰好偶遇采购农资归来的村民曹庆亮,他热情地邀请大家参观他的苹果园。
“看看这茂密的果树都弯了腰,今年收成肯定好呀!加上村里路修通了,我的这些苹果再也不用愁怎么往外运输了!”曹庆亮看着他的果树高兴地说。
今年60岁的曹庆亮家中有几亩果园。以前,只要一到苹果成熟的季节他就发愁:“村里路不好,大车进不来,必须用三轮车往返10多公里运输苹果,既费时又费力。现在好了,村里修建的水泥路通了,卡车可以直接开到村里,运送苹果太方便了。”曹庆亮高兴地说,“除了修建的10.8公里的主路,县上还给村里修了5条砂石生产路,把村里各个产业区全部连接了起来,交通就更加方便了。”
樊家圪台村党支部书记王海荣说:“为了脱贫致富,我们村在政府的引导下栽苹果树、种小杂粮,现在公路通了也给村民们吃了定心丸。销路有了保障,运输也不存在问题,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通村路成了我们的致富路。”农村道路升级,将致贫“瓶颈”变致富大道,樊家圪台村只是延长县农村公路升级改造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06年起,延长县开始改造提高路面等级。到2017年,该县又新建续建县乡公路改造73.9公里,新改建通村公路54.5公里。至此,全县159个行政村、83个贫困村全部通了沥青、水泥路,通畅率达到了100%。
沿黄公路“囧途”变坦途
“山路曾经坑苦了我们。每年夏收时节,交通不便,村里发生牲畜车、三轮车、拖拉机等翻车事故,给农民带来不小的损失。”延长县雷赤镇尚罗村村民崔大爷说。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14年7月,延长县政府拉开了沿黄公路延长段道路工程建设的序幕。沿黄公路延长段涉及罗子山、雷赤两镇10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全线征迁涉及582户,覆盖人口24817人。2014年5月5日,该县完成试验段地面附着物、构筑物补偿摸底工作,6月4日,县政府研究确定了征迁补偿标准,7月5日,试验段开工建设,12月25日,开始新开段征迁,施工进度走在全市前列。2017年6月14日,该县完成延长境内全段路面铺装建设,当年8月竣工通车。
说起开通不久的沿黄公路,尚罗村村支书崔小伟告诉记者,沿黄公路的贯通,为尚罗村对外打开了一扇大门。大伙儿寻思着在村里建一个特色水果交易市场,让路经沿黄公路的游客能来村里尝尝新鲜的水果。此外,结合村上的历史文化资源,把苹果产业与文化资源相融合,将尚罗村打造成沿黄路上的产业文化村。
修一条路可带动一方经济,铺就一张交通网可以拉动整个区域经济。沿黄公路旁的村子主导产业多数为苹果,在沿黄公路没有开通前,各村的果园比较分散,销量有限,村民的收入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如今路通到了各个村口,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各地果商前来收购苹果。每个村将果园整合到一起,进行统一管理、包装营销,销量明显增加,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赚到钱。沿黄路的贯通,让昔日贫瘠的村庄焕发出了新气象。
惠民桥造福两岸百姓
多年来,地处延安东部的延长县,大山环绕,紧临黄河,与对岸的大宁一水之隔却无法相通交流。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尽管拥有梨果、红枣等优质产品和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但因为长期开启不了市场的大门,延长县成为延安较贫困的集中连片地区。
2007年9月28日,陕西延长、山西大宁黄河两岸十里八乡的数万群众聚集在古马头关,庆祝延长-大宁马头关公路黄河大桥建成通车。随着延长县至大宁县马头关黄河大桥的竣工,长期为黄河天堑所封闭的延长县不仅与对岸的大宁连为一体,更一举打通了各自连接东西部的交通动脉,经济发展翻开了新篇章。
这是一座开放桥、惠民桥,使延长县连接大宁直通东部,由长期封闭的发展“后院”跨入了“前庭”,打通了延长县苹果酥梨产品外运的通道,带动了该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延长县种植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促生出一大批种养大户带动经济发展。据统计,这座大桥辐射带动两岸的17个乡镇112个村,受益人口达30余万。
四十载峥嵘岁月,四十载沧桑巨变。如今的延长,道路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县乡道路改造工程、重修工程,大桥、大道贯通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正在逐步推进,新一轮的交通大变革正在有序演进,率先发展的延长正在大步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