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了解到,2018年我市新建果园14万亩,苹果总产289万吨,新建智能选果线50条、冷气库12.1万吨、品牌直销店105个,“延安苹果”标准正式发布,苹果产业后整理成效显著,在遭受冻灾、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带动果农人均增收2510元,苹果产值增加18亿元。
我市高度重视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以苹果为主的特色产业后整理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市人大作出了《关于全力推进延安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的决定》,市政府出台了《2018-2020年苹果产业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先后多次组织人大代表、业务骨干、政协委员、企业、果农代表等深入县区开展专题调研督导,建言献策,并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眼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县区也通过县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等形式专题研究后整理工作,解决具体问题,明确扶持政策。形成全市一盘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
苹果产业后整理,不仅让传统单一的生产销售模式向高科技、精细化迈进,也打开了更多高端化市场,让“延安苹果”这一品牌逐步走向世界,为果农和企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小鹏说,近年来,我市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棚栽、养殖等具有延安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建设以洛川苹果为主的400万亩苹果、以延安小米为主的300万亩杂粮、以延川红枣为主的100万亩干果、以南泥湾蔬菜为主的50万亩瓜菜和以延安地椒羊为主的800万头家畜生产基地,仅苹果一项就带动超过百万农民从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全市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的支柱型产业。
在遭受冻灾、产量下降的情况下,苹果产业后整理如何促进我市实现增收?如何更好地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实现高质量脱贫?市人大代表有话说。
“苹果产业后整理,是市委把握我国苹果产业总体趋势、明晰苹果产业市场走势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集中民意,结合市情实际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张延刚代表说。但是让他担忧的是,目前老百姓对苹果产业后整理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
张延刚建议,市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后整理的时候,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老百姓对产业后整理的认识,进一步引导老百姓主动参与到苹果产业后整理中,让老百姓可以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政府要继续加大对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的支持力度。”薛云峰、郝延刚等代表建议,要协调金融机构降低贷款门槛,出台针对苹果产业发展的残败园挖改、矮化密植新建园、防雹网、仓储等方面贷款,助推苹果产业发展。
苹果产业要发展,交通顺畅很重要。张继东代表建议,一是加大对洛川川道村生产道路建设的支持,打通塬面与川道相连接的“动脉”,助推川道经济发展,为全市创出一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可借鉴、可复制的路子;二是每年给予资金支持,把洛川作为全省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县来打造,从而辐射带动全市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着眼于发展枢纽经济,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将洛川高铁站建成集客运、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枢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