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区招安镇白台村辖10个自然村,有288户936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39人,在册贫困户2户8人。
“四年前的白台村,通村道路全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遍地,村民靠最原始的方式耕种,一年的收入少得可怜。村上没有主导产业,村民生活贫困,一些村民因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沦落为光棍或醉汉……如今的白台村,村村通上柏油路,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新建的广场上经常歌舞翩跹……”安塞区总工会派驻白台村干部吕朝义说,在帮扶单位市物价局、安塞区总工会、安塞区卫计委的帮扶下,白台村2017年实现了脱贫,退出了贫困村行列,2018年人均收入达到9000元。
水、电、路、网全都通了
2014年之前,白台村没有柏油路,村上的电线老化经常出现跳闸现象,老百姓的照明都是问题,村民饮用的是平时收集的雨水……
为此,市物价局、区总工会协调长庆采油厂、安塞供电局为村上更换了变压器,解决了10个村小组的照明问题。除此之外,驻村工作队还协调一事一议资金30万元,为白界、王家湾两个自然村新建2口机井,更换了11个自然村的自来水管道。
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白台村至王窑20公里环山路、高桥至枣树湾村小组的10公里路面全部硬化。区卫生局投资20万元,为村上新建了一所村级卫生室,并配置医疗设备和基本药品。经市物价局协调,市农业局为白台村新建冷库1座和储藏库20座,解决苹果储存难题。此外,工作队还协调项目资金50余万元,新建了两处村级文化广场,配置了体育健身器材。
近年来,白台村累计争取资金400万元,大部分用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善上。目前,白台10个自然村水网、电网、路网、通信网实现了全覆盖。
主导产业已形成
在镇政府包片干部吴明明印象中,白台村几乎没啥产业,“穷”是这个村的代名词。
驻村以来,工作队积极指导村民培育苹果、谷子、养牛等脱贫产业。严格落实建一个圈舍补助1000元、养一头猪补助500元、养一头牛补助1000元、发展一亩苹果补助100元的标准。
白台村贫困户陈红军50余岁,平时靠打工为生。在派驻村干部的再三说服下,2017年,陈红军开始养猪。起初,陈红军饲养了一头母猪,区总工会给予1000元补助;后来,陈红军又续养了10头猪,区总工会又一次性为其补助了6000元。第二年,母猪一次下了10个猪仔,区总工会又给予一次5000元补助。2018年,陈红军家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2万元。“多亏听了区总工会包扶干部吕朝义的话,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好光景!”陈红军妻子刘女娃高兴地说。
现在,该村建成了王家湾、白界、白咀山地苹果示范基地;白台、张新庄、白咀千亩香谷种植基地;牛圪崂、庙沟地膜玉米种植基地;枣树湾、勒家畔、白台马铃薯种植基地。2018年,白台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9000多元。
目前,工作队规划发展山地苹果800亩,抚育地膜香谷种植面积1000余亩,种植地膜玉米300亩,建成20只以上肉牛养殖场2个。
“志智双扶”让贫困户对未来有憧憬
在脱贫攻坚中,驻村工作队积极组织开展“志智双扶”活动,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贫困户安福有51岁了还未成家,与老母亲相依为命,每天过着酒仙神游的“快活”日子。为帮助安福有,吕朝义、张洋两位驻村干部经常到安福有家中,给其做思想教育工作,使其重燃生活信心。
“哎呀,老吕你咋今天又来了,快到家里坐。”“我来监督你今天有没有喝酒。”“没有,忙着收拾谷子,哪顾得上喝酒呢。”吕朝义走进院子,与正在加工香米的安福有聊了起来。此外,他还经常带安福有外出学习。如今,安福有酒也不喝了,专心种植谷子、玉米。
2018年,区总工会还为他提供了1200株矮化核桃苗,协调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并给予旋耕机补助1000元。看到大家这么帮忙,安福有很感激,他赶紧将家里几乎撂荒的10亩苹果园又重新管理起来。“以前是我自己不争气,现在帮扶队给我这么大的帮助,我必须自己立起来才能走在人前。”安福有说,2018年他只花了5000元就在镇上分到了一套50平方米的易地搬迁房,圆了老母亲的楼房梦,今后他要继续努力,赶紧成家,把日子过好。
教育扶贫改变家庭命运
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在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的“规定动作”外,还积极协调资金为本专科学生每年补助2000元生活费。
牛圪崂村贫困户杜学发、安维丽夫妇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都是大学生,儿子在读高二,昂贵的学费让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2014年,杜学发家被识别为贫困户。了解到杜学发的情况后,区卫计局驻村干部张洋积极奔走,为杜学发家争取到资助资金14700元,并通过村级互助资金为其借款1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通过三年的帮扶,杜学发的苹果产业走上正轨,大女儿已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杜学发家也从2014年的人均纯收入2570元,到如今的人均收入14368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