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丰碑永驻· 延安英烈
报馆“模范”杨松
  杨松(1907年—1942年),原名吴绍镒,化名吴平,湖北黄安四姑墩(现改属礼山县)人,生于1907年阴历十月初九。家境较贫寒,父亲系一小学教师。他十岁后才读私塾,到武昌小学读书时即受先进教员革命思想的影响。1922年秋至1926年夏,肄业于武昌师大附中。
  1923年,杨松已开始阅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二七”惨案发生,受刺激极深,1924年春与两同学发起组织“现代少年社”是为参加革命活动之开始。1925年“五卅”前夜,加入当时秘密的国民党,并参加当时湖北省青年团体联合会领导工作。“五卅”运动时,曾与林彪等同志代表湖北学生出席中国学生代表大会。1926年8月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上半年,北伐军未到武汉前,因领导学潮,学校被解散,乃入中华大学肄业,北伐军到武汉后,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部工作,任血光通讯社编辑和记者。
  1927年1月,杨松由中共青年团中央介绍,赴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两年后毕业。因成绩优异,续入研究班,并充翻译和政治经济学教员。1931年春至1933年夏,在海参崴太平洋职工会担任中国部主任之职,并负责编辑《太平洋工人》杂志,显出优越的编辑和写作才能。后被调往莫斯科职工国际东方部工作,1934年7月受党派遣,到环境严峻的东三省做地方党工作,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任省委巡视员及吉东特委书记等职。在参与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五军创立时,与东北秘密会门及其他友军建立了很好的统一战线,改正了联军内部某些不良倾向。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禄称其:“有办法、有胆气、有远大的政治认识。”而与他同做地方工作的人则称赞他:“积极勇敢,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能接近下层群众,能团结干部,看问题多从大处着眼。”这些都是杨松同志的主要优点。
  抗战爆发后,1938年2月,杨松回到延安,即任中央宣传部秘书长及宣传科科长等职,同时执教于马列学院及在职干部大课,讲授“中国问题”“民族问题”及“联共党史”等,受业者前后达数千人。他除日常公务与讲课之外,对民族问题也有专门著作。编《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中国问题的论文,特别是中国近代战争问题均有独到之处,此种论文及其他各种时论、专论,均见于《解放》《中国文化》《军政杂志》。1940年1月,杨松出席了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44人主席团成员,作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的发言,并当选为边区文化协会执委。1941年5月,党中央刊办《解放日报》,他被调任为编辑,时人多事烦,百端待举。杨松同志亲理各项繁重事务,从社论大样到每日报纸的逐字逐句检查,无日或间。常工作至午夜,翌日未明即起。其工作精神之谨严纪律、积极负责,生活之简单朴素,对同志之热情爱护、循循善诱,以及政治上之高度原则性,爱党甚于爱自己之精神,为全报馆工作人员一致钦敬,奉为“模范”。然此公而忘私、奋不顾身之精神,促使其旧病复发,(在苏联时曾患肺病)乃至不起。同年出席了中共中央九月政治局扩大会议,著有《论民族》,合编有《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等。
  1942年1月间,杨松连续吐血,但他仍然奋力坚持工作,经一再督促劝解,方允赴中央医院治疗。动身之日,计算两月内回来工作。同年六月间,病势较重,结核菌弥散两肺,吐血不止,但神志始终清醒,直至弥留前半小时,仍眷眷于报馆工作,立志与病斗争胜利后,“还可为党工作几十年”,此种伟大之布尔塞维克品质,实永垂于世!1942年11月23日上午11时25分,杨松病故于中央医院,终年35岁。遗妻、无子。解放日报同人公祭,葬于清凉山报社社址山顶上,以示继其伟大精神,致力于党的新闻事业。1958年遗体移入四八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