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让延川红枣和杂粮走向全国
——记延川县锦春枣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锦春
  本报记者 叶四青 通讯员 高学
  延川县锦春枣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锦春枣业”)董事长刘锦春当过个体,后来开公司、做品牌、开网店、做外贸,在时代潮流中迎难而上,成为不少人心中的成功人士。他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锦春枣业,让延川小米、红枣走向了全国大中城市,实现销售收入3303.9万元,利润总额289.0万元。如今,他的产品跨进了美国市场,出口创汇100.6万美元。
  在创业这条路上,刘锦春有魄力,决定做什么就一定要努力做成。
  1984年,赶上包干到户的好政策,高中毕业回乡创业的刘锦春承包了集体土地20亩,雇用村民开挖标准树坑,驴拉水浇灌,栽植枣树果树4000多株,自此与红枣结了缘。
  刘锦春有红枣、有生产技术,便尝试了自产自卖。1993年,他开始经营鲜枣,成为当时县上有名的红枣专业个体户。鲜枣味美,但存放时间却短,大丰收后一时间卖不出去,就会造成浪费。为此,刘锦春走访了清涧、河北、河南等地的不少企业,向企业老板取经。
  “长期干个体不是长久之计,要更好地发展只有成立正规公司。”刘锦春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后马上付诸行动。2000年9月,他租赁厂房成立了锦春枣业,经营红枣干制品和蜜枣生意。公司成立之初,只有1孔窑洞、1台简易的选枣设备和4个员工,年销售收入只有几万元,减去生产成本后所剩无几。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三年后,公司的收入情况逐渐好转。几年下来,刘锦春赚到了钱。“我的红枣不想只卖给散户,我想卖给超市,卖到更远的地方。我觉得要增加生产量,再把产品深加工、品牌建设先做起来。”刘锦春说。
  2006年,刘锦春咬了咬牙拿出全部积蓄征购了原延川县马家河罐头厂。多年停产导致马家河罐头厂杂草丛生、破烂不堪,刘锦春用两年时间对它进行扩建改造。有了新厂房,但刘锦春没钱了。他又四处借贷购置设备,还高薪聘请了一名红枣专家,打算研究开发更多更有价值的红枣系列产品,延伸红枣加工产业链。同时,他还注册了“锦洋”牌红枣系列产品商标,公司从以前经营鲜枣转变为制干枣、醉枣、枣干、蜜饯等枣产品,从个体经营走向了规模化经营。
  生产规模变大了,随着客户订单的增多,产品供不应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生产设施设备落后、人力资源缺乏、资金紧缺,企业呈现出不进则退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刘锦春一方面走出去学习深造,转变经营理念,另一方面开始找门路、跑贷款、要项目。
  在省、市、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2010年,刘锦春注册成立了延川县森海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对生产厂房及设备进行了二次改造,企业也由单一的公司制转变为“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他与延安农科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与农户签订了基地种植和农产品收购协议,建成了4000亩红枣和3000多亩杂粮种植示范基地,保证了企业经营中产业链全程控制。同时,注册“沙滩”“梁家河”商标,经营产品除了原来的红枣产品,还增加了杂粮产品。
  公司二次技改扩建,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了,但过去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消化掉源源不断产出的新产品,产能过剩造成了产品积压。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更好地回笼资金,2010年,刘锦春新建延川县城、梁家河村、延安汽车南站及宝鸡、富平、户县、西安等9个专营直销店,有效解决了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刘锦春还注册成立了延川县梁家河实业有限公司,开启电商业务。在西安建立梁家河品牌运营中心,在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注册了锦洋食品旗舰店、梁家河食品旗舰店。通过网络宣传品牌特色,拓展产品销售市场,形成网络营销和专营实体店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线上线下全力打造品牌促进销量。如今,他的旗舰店日均快递销售量1000多单,最多达到3100单,“梁家河”品牌系列产品辐射到全国各地。去年,网上销售额达到年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
  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刘锦春与当地786个贫困户签订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及收购合同,无偿给贫困户提供农作物种子和专用肥,聘请专家深入基地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2017年,他帮扶贫困户以展优质红枣8000亩、优质杂粮种植2800亩,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途径,也保证了公司产品有机、绿色、环保。
  现在,刘锦春的公司拥有三条生产线80多种产品。为了把这些产品卖出去,他构建了强大的销售体系,直接对外零散销售,并借助超市、商户销售。另外,还通过网络平台、省内9个专营直销店和加盟店进行销售。
  2018年,刘锦春在北京、河北、甘肃等地新开了6个加盟店。“如果不出意外,今年还会开5至6家加盟店,让延川的红枣和杂粮走向全国各地。”谈到今年的发展计划,刘锦春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