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延安变了,延安在变!这是延安之行最切身的感受。
延安,如歌的情怀
周汉兵
  对于延安,我一直是向往的,也是敬仰的。这次有机会踏进这里,近距离地感受了这里的山山水水,真切聆听了这里的传奇故事,更深刻领略了这片红色圣地的如歌情怀。
  延安,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精神。
  几天时间里,我们参观了宝塔山、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中共中央西北局、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南泥湾、习近平曾经插队下乡的梁家河村等,宝塔、延河、枣园、黄土地、窑洞……这些曾经在书籍中、电视上无数次看到,如今却清晰而真切地出现在我眼前,让我无比激情。
  脚踏结实的黄土,行走在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艰苦卓绝战斗过的地方、居住过的窑洞、大生产的场地,听着讲解员仿佛身临其境的讲述,我们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次红色的洗礼,对“延安精神”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与向往,增添了前进的力量。
  延安之行,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父子、战友、军民的情谊。在王家坪革命旧址,有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情谊;在张思德广场,有一个领袖与一个士兵的情谊;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有刘志丹和谢子长出生入死的兄弟情谊……
  延安之行,参观最多的就是窑洞。在那段战火连绵、缺吃少穿的岁月里,那些窑洞里的设施非常简陋,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没有人计较,没有人埋怨,有的是无坚不摧的斗志、乐观向上的精神、自力更生的坚毅,所以才克服了众多不可思议,改变了众多不可能。
  延安,孕育了伟大的精神,铸就了伟大的情怀。而这种精神和情怀,被一代代延安人传承,正在延安的大地上发扬光大,被当代延安人赋予了新的使命。
  在延安一路行走,我们处处感受到了变化,更感受到了延安人奋发有为的精气神。
  站在宝塔山上俯瞰延安城,这座西部小城正在快速蝶变:山变得葱郁,城不断长大,楼迅速增高,整洁的街道上车川流不息,延河水静静地绕城流淌;傍晚,站在宝塔下面看夜景,延安又多了几分诗情画意和富丽堂皇;在城市新区,削山、填沟、造地、建城,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再造一个延安城”的梦想正在实干中逐步变成现实。站在清凉山北坡的制高点上,一座现代化的新城轮廓展现在眼前: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形成了新城的骨架,一座座高层住宅拔地而起,一片片公共绿化带赏心悦目……而这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有人说:“延安新城建设的速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的‘深圳速度’。”这不正是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实践吗?
  曾经的延安,因为“极度贫困”,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红遍全国。如今,“南泥湾精神”正在延安大地开花结果,旅游、苹果、大枣这些支柱产业欣欣向荣,一大批新项目、新业态也正在为延安的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新活力。摘掉“贫穷帽”、阔步奔小康的实践正在各地精彩演绎。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正在迸发出大能量,延安正阔步走进新时代。
  延安变了,延安在变!这是延安之行最切身的感受。昔日破旧的窑洞变成了整齐的新居,曾经的荒山秃岭变得瓜果飘香,过去穷得底朝天的贫困村逐渐拔掉了穷根。绿了,富了,强了,延安正在涅槃重生。
  但延安的情怀没变。延安人正在拨弄五彩琴弦,以向善、向上、向前的情怀弹奏新时代的奋进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