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
黄龙县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让贫困户发展产业有保障
  本报讯(通讯员 王雷 石立)近年来,黄龙县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变“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从2009年最初的9个协会发展到目前的47个协会,实现了全县行政村全覆盖,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满足贫困群众产业资金需求等方面,取得了实效。
  截至2019年3月,协会共发展会员2235户,其中贫困户会员722户,县财政注入资金1663.2万元,确保了每个协会财政注入资金全部高于35万元。会员自筹资金136.03万元,累计占用费58.73万元。协会总资金量1847.96万元,累计为4349户会员发放产业借款2861.48万元,其中为490户贫困户会员发放产业借款290.45万元,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产业资金缺乏、集体经济发展不足等问题。
  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按照联保小组模式发放产业互助借款,联保小组由会员之间自由组建,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5-7人,签订联保协议,承诺借款风险小组共担。小组内确定一名信用好、威望高的会员担任联保小组组长,负责小组内的会员借款初审、借款担保人确定,提醒催促借款人按时还款。协会成立至今,共发放产业互助借款4349笔,借款资金2861.48万元。
  黄龙为农业县,县域内无大型企业和工厂,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很难获得企业捐款,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和累计占用费,很难解决贫困群众对产业资金的需求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黄龙县按照每个协会财政资金注入不少于30万元的标准,为资金较少的27个协会提标扩面、补齐短板,共拨付资金753万元资金,进一步扩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辐射面。2019年3月,黄龙县财政又为全县47个协会追加注入235万元资金。截至目前,全县47个行政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财政资金全部高于35万元。
  同时,黄龙县成立了县级、乡镇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工作责任部门和工作职责,确定了专项业务干部,使扶贫互助资金更好地服务群众。
  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账户多数为支票账户,每笔业务都必须通过支票才能发放,有的协会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填写银行支票存在一定的难度,协会借款发放存在风险。为了防范协会资金运行风险,解决协会填写支票难等问题,2018年11月,该县对网银放款流程和工作责任进行了明确。目前,全县47个协会统一办理了企业网银(录入盘和授权盘),乡镇负责协会借、还款资料的初审,借、还款网银录入操作;县扶贫局负责协会借、还款资料的复审和网银的授权发放。通过推广网银放款模式,一方面,对协会账户资金做到了实时监控,对协会每一笔资金支出和会员的借还款情况都能掌握,确保了协会资金风险的有效防控;另一方面,提高了协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促进了协会运行更加规范、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