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井娜 记者 王静)2018年,安塞区医疗救助11067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336.2万元;秋季发放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金251.8万元,1518名教师与1926名贫困户子女结成帮扶对子,帮扶率达100%;建成5个就业扶贫基地和2个社区工厂,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754个,先后有1503名贫困人口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长期就业……通过横向纵向多措并举,安塞区现已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了困难人群的实际需求。
安塞区将低保政策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实行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4020元,高出扶贫标准920元;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农村低保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按程序纳入农村低保;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020元以下,未纳入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的52户18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核查,对符合低保条件12户41人按照低保审核、审批程序全部纳入低保,实现兜底保障对象和贫困人口信息资源共享。截至2018年年底,该区纳入农村低保2416户5781人,发放低保金2558.2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41户4342人,发放低保金1727.46万元。
调整城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人每年9600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定为每人每年6000元。2018年,该区有264人纳入特困供养人员,共发放供养金256.1万元。升级改造了3个区域的敬老院,安装62个特困供养人员入住。
强化临时救助措施。截至2018年年底,共救助困难群众4286户次,发放救助金785.1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28人,发放救助金353.31万元。
同时,建立了沿河湾镇茶坊村互助幸福院、云坪村互助幸福院、高桥镇乔庄村互助幸福院、真武洞街道办富民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将农村养老保险和民政救助政策紧密结合,为老年人搭建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新平台。
记者在砖窑湾镇敬老院的休闲廊亭见到69岁的刘兆贵大爷:“住在这里很舒心,有陪玩的、陪聊的,还可以到敬老院修建的大棚里种种蔬菜瓜果,心情好,身体也好。”说起四年敬老院的生活,大爷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
“我们的互助幸福院主要是为了满足空巢、留守、失独和独居老人的养老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白天相聚交流的休闲场所。同时,像我们的云坪互助院还专门设立了红白事举办场所,大家通过这种互帮互助的方式,既能增进感情,还能够有效推动乡风文明的建设。”沿河湾镇党委书记刘政介绍道。
近年来,安塞区逐渐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让像刘兆贵一样的困难群众一起共享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红利。
“社会救助兜底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落实好各项救助制度,与扶贫政策形成合力,编密织牢这张民生安全网,助力精准脱贫。”安塞区民政局局长郝庭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