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残疾人也能干一番事业
——记安塞区镰刀湾镇残疾人张七兴陈树东致富故事
    ●张七兴在喂牛
    ●陈树东在镰刀湾给商家送货
  通讯员 刘娜 付锦旗 杨树援 本报记者 朱佳雨
  在安塞区镰刀湾镇有这么两位残疾人,他们虽行动不便,但身残志坚、艰苦创业,成为残疾人致富的“领头雁”,他们就是张七兴和陈树东。
  正逢六月,夏日的阳光洒在美丽的镰刀湾镇,张七兴拄着拐杖像往日一样忙碌,给牛喂草料,打扫圈舍。
  今年42岁的张七兴是安塞区镰刀湾镇镰刀湾村村民,由于腿部、手臂有伤,干不了重活,只能靠在家门前种几亩玉米、土豆维持生活,“种玉米、洋芋,一家子温饱都难,觉得日子真是过不下去。”谈起当时的收入,张七兴连连摇头。
  2016年张七兴被评为贫困户,他心里很不高兴,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生活好起来。2017年底,在得知安塞区的金融扶贫政策后,张七兴决定买牛发展产业,用贷来的3万元担保无抵押小额贷款,买了6头母牛,开始他的创业之路。
  开始的养殖之路并不顺利,由于缺乏养殖经验,第一年就有3头小牛崽夭折。
  这可咋办呢?张七兴并没有陷入失落的情绪中,而是刻苦钻研养殖知识,改良饲草种类和配比,详细记录着它们的交配期和预产期,不懂的地方就问村里的养殖大户。
  在大家的帮助下,现在,张七兴的牛群已扩大到21头,其中不少母牛还怀着崽。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牛是自己的,虽然累但是有干劲。”他笑着说。
  和张七兴一样,陈树东也是靠身残志坚的一个人。
  走进安塞区镰刀湾镇双山则村陈树东家的养鸡场,宽敞的鸡舍,整洁的室内环境以及合理的区域规划,已具备一定的标准化、规模化。陈树东也拄着拐杖喂鸡。
  陈东路现年37岁,10岁那年患小儿麻痹导致腿部残疾,行走不便。
  因家庭困难,陈树东初中上了一年就辍学回家,成年后的陈树东想种地、打工、也想创业,但因为身体残疾,所有的想法都没得到家人认可,一待就是十多年。
  2008年,陈树东去镇上赶集市,几家卖鸡商贩的吆喝声让他产生养鸡的念头,“别人都能养鸡,我也能养。”
  想到就干,陈树东从孵化鸡崽开始做起,然后转型养殖公鸡。
  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赔得血本无归。但他没有放弃,不懂养殖技术就买书自学,并且从兽医那里学会了鸡的疾病预防以及简单疾病的诊断治疗。
  2012年底,陈树东再次转型养殖蛋鸡,从最初的2000只发展到现在的1万只,从人工养殖升级到半自动化养殖,通过6年努力,陈树东的养鸡场每天平均产蛋量约8000枚,按目前市场价,可实现年产值150余万元。
  近年来,镰刀湾镇紧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机遇,在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帮扶支持下,逐步完善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起了核桃、中药材等富民产业,特别是立足优越的地理位置,找准发展乡村旅游助推群众脱贫路子,镰刀湾镇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陈树东的销售也方便了许多。
  现在,陈树东每天都开着小货车忙着给送市场配送鸡蛋。他说:“身体残疾是一种不幸,但只要能正视现实,残疾人也能干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