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
人工智能(AI)技术进入传统领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即将启动的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把众多创新创业“新生态”带到公众面前,生动展示新科技“下沉”如何惠及更多民生。
新应用:到田间地头解决“痛点”
用遥感手段收集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气象、土壤等信息,用大数据分析判断出农作物病虫害情况,再用AI技术快速生成科学施药处方图——一家名为麦飞科技的企业,正在通过高科技手段帮助农户解决病虫害问题。
麦飞科技CEO宫华泽在创业之前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他介绍,麦飞正在逐步建立农田的一套基础数据采集体系,包括农田位置、边界、土质信息、稻种品类、播种方式等,数据会一直跟踪到最后的产量,相当于给每一块农田建立档案。“根据档案有针对地开药方,降低了50%以上的农药使用率,有效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宫华泽说。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表示,“智能+”将改造更多传统行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融合:服务民生更精准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
北京市海淀区一个公租房项目采用旷视科技的AI技术,推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可实时记录配租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进出情况,进一步完善了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机制。
在福建龙岩,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围绕政府、企业、个人三类主体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扶贫应用服务。面向政府,打造“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三大能力;面向企业,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有6万多家民营企业参与其中;面向公众,搭建了“i帮扶”社会扶贫平台。
业内专家说,以民生需求为导向,AI技术优先在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养老等问题上提供新方案,可以让公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好处。
新活力:变化比预想的更快
从手机里的导航语音助手,到突飞猛进的无人驾驶,再到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随着AI技术加速进化,人类正站在智能化社会的门槛上,一脚门外,一脚在里。
即将启动的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题是“汇聚双创活力,澎湃发展动力”。AI正在扮演加速器的作用:2018年,我国AI领域融资额高达1311亿元,1040家AI企业占全球数量五分之一以上。
面向未来,我国正在加紧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规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和产业应用,今年将围绕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等方面部署16个任务,继续建设企业开放创新平台。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说,高速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世界主流的社会图景,重塑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