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张世虎:发展养牛产业 日子越过越“牛”
    ●张世虎正在喂牛
  本报记者 李瑞 通讯员 马志青
  张世虎没想到,精准扶贫政策让曾经瘫痪在床的他,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还成了村里的养牛大户。
  今年45岁的张世虎是安塞区沿河湾镇沿河湾村村民。早些年因为贫困,妻子与他离了婚。离异后的他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又当爹又当妈,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祸不单行。2008年,张世虎患上了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不能干体力活儿。因为家里穷,没钱进行手术治疗,导致他无法正常行走,一直瘫痪在床。
  这一瘫就是7年。
  一天天,一年年。斩不断的“穷根”,泡在“苦水”里的日子,让张世虎一度满眼望不到头。
  “那段日子可真是苦啊!”提起那段日子,张世虎抹了抹眼睛。大女儿上学要钱,小女儿没人照看,自己生病也需要老母亲照顾。“当时家里养了一头奶牛,大女儿去县里上高中,每个星期走时,就带一箱牛奶。卖牛奶的钱,就是她一个星期的生活费。”
  “能捱一天是一天”的张世虎没想到,精准扶贫的曙光开始照亮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2015年,张世虎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村上的帮扶对象。同年9月,沿河湾镇国家级重点镇开发建设,他拿到10余万元拆迁补偿款。靠着这笔补偿款,张世虎又跟亲戚朋友借了些钱,去西安做手术。
  “我的手术费花了14万元,合疗报销了8万多元,给我省了不少钱呢。”张世虎说,自己的手术很成功,通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和恢复,他慢慢可以下地了。身体逐渐康复,他也闲不住了,向帮扶干部表达了自己打算养牛脱贫的想法。
  之后,在帮扶干部和村委会的帮助下,张世虎申请了就业无息贷款8万元。加上借的钱,他买了9头母牛,开始发展养牛产业。
  “我以前穷是病拖累的,要不然谁想当这贫困户啊!党和政府这么帮咱,咱可不能再睡在炕上等救济!”有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张世虎信心十足地干了起来。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有了好的政策,加上帮扶干部、村干部的支持,还有自己勤劳的双手,近几年来,张世虎的牛场从最初的9头发展到了37头,已初具规模。
  2017年,张世虎实现了稳定脱贫,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4月,我的牛场出栏了8只牛犊,卖了54000元。扣除一只牛犊的饲养成本1000元,8只牛犊净赚了46000元。”说起自己牛场现在的发展,张世虎掩饰不住喜悦。“最近我的牛场又出生了14只小牛犊。如果养一年出栏,预计到明年,我光靠卖牛犊就可以收入14余万元,这以后的光景就不愁了。”
  看到张世虎家发了“牛财”,不少村民纷纷向他来“取经”。在张世虎的帮扶下,沿河湾村大花渠村组的4户贫困户也发展起了养牛产业,如今也发展到30多头。
  “现在的日子可真是美。”张世虎说,去年12月,他在镇上分到了一套拆迁回迁安置的楼房,目前房子正在装修。另外,靠着政府的资助,大女儿上了大学,今年就要毕业了,现在在县里的一家医院实习。
  “我打算再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把日子越过越好。”曾经过着苦日子,如今成为养牛专业户的张世虎,说起自己将来的生活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