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孙艳林脱贫记
    ●大棚中劳作的孙艳林
  本报记者 叶四青 通讯员 王东东 王娜
  “想也没想到这么快就翻了身!”子长县瓦窑堡街道办事处薛家沟村道路旁的一座拱棚内,57岁的村民孙艳林一边用锄头给西红柿苗疏松土壤,一边对记者说。大棚内,西红柿苗长势正好,绿得油亮,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你看,走遍村内的大棚,谁家的西红柿苗能有我家的壮?”孙艳林笑着说道。
  薛家沟村距离子长县城区较近,村上很多人热衷早出晚归去城里打工。他们认为,种庄稼要看天吃饭,还要经过春种秋收、卖粮食才能拿到钱,而打工即时结算,只要工作相对稳定就能旱涝保收,规避了农业经营风险。但孙艳林夫妇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种地更适合他们。
  夫妻二人是村上远近闻名爱种地的人,从年轻开始,家里的房前屋后就被种得满满当当,村里别人不愿种的荒地都是两人开垦的重点。“一年下来,种40到50亩地,主要有玉米、洋芋等。虽然种得多,但收入不太好。”孙艳林说道。
  孙艳林夫妇选择种地维持生活,与家庭情况也不无关系。孙艳林的儿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障碍,儿媳智力水平也较差,孙子还小,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一家人,他们选择以自由度更高的种地维持生活。“儿子会种地,我们帮衬着点他,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孙艳林说。
  令孙艳林感动的是,真正帮助自己一家走出贫困的是扶贫的好政策和热心的扶贫干部。“以前想发展个什么产业,一是手上没钱没技术,二是担心卖不出去,现在这些问题全解决了。”孙艳林说。
  2017年以来,瓦窑堡街道办兑付产业帮扶资金5.4万元,帮助孙艳林一家新建温棚一座、拱棚一座。利用这两个棚,孙艳林种植了西红柿和辣椒。了解到县上有关部门想要在贫困户中培养蘑菇种植能手,孙艳林报了名。“要是自己学会了种蘑菇,把技术教给儿子,儿子有技术傍身,生活就不用愁了。”孙艳林说。培训老师耐心讲解、蘑菇养殖大户倾囊相授,为期一个多月的理论和实地学习,让勤奋好学的孙艳林很快掌握了蘑菇养殖技术。怎么做菌棒、怎么养蘑菇,孙艳林都摸清了。
  回来后,孙艳林和丈夫作了决定。在自家窑洞附近的自留地里自建3个大棚,发展蘑菇养殖。针对资金不足的困难,瓦窑堡街道办再一次兑付产业帮扶资金5500多元。利用这笔资金,孙艳林购买了秸秆柔丝机、套袋机、拌料机以制作菌棒。经过精心培育,菌棒成功产出了蘑菇。
  蘑菇走向市场后,孙艳林一家饱尝了市场晴雨表阴晴不定带来的酸甜苦辣。一段时间内,由于蘑菇集中上市,市场上蘑菇的批发价已经跌到了1块多还没人买,无奈之下孙艳林想到了帮扶自己的干部——子长中学校长李海岩。“最难的时候是包扶干部帮助了我。本来还很担心人家会为难,没想到人家一下子就应承了,说按市场价有多少就收多少。”孙艳林充满感激地说。
  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孙艳林一家实现了产业调整和勤劳致富。2018年,孙艳林家的蘑菇产业发展平稳,除卖出的蘑菇外,还对外售出了1700个菌棒。在玉米、洋芋等粮食作物未售出的情况下,家里的纯收入达到近3万元,被县上评为“脱贫之星”。今年,孙艳林夫妇和儿子一家除了养殖蘑菇外,还种植了大棚蔬菜,收入更多元化了,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更强了。收入高了,健康的孙子在秀延小学上学,在孙艳林看来,自家的幸福日子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