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可以说是近期最为火爆的一部网剧。除了类似美剧的紧凑剧情着实抓人眼球之外,剧中可圈可点的服饰、道具更成为这部古装剧的一大亮点,引来一片热议。这不由令人心生感慨,“古装剧”,就是应该这样拍。
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剧
什么是历史剧,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曾发表过自己的理解:“在历史剧的创作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历史背景,其次主要历史人物、事件必须符合历史发展,最后次要人物、故事情节可以根据创作需要进行调整。”看起来,在上世纪90年代热播的两部历史电视剧,《三国演义》与《雍正王朝》都遵循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一创作原则。这种“历史剧”,考据相对严谨,譬如《三国演义》连酒的细节都照顾到了:古人喝的酒与今天米酒的汁类似,应当是微浑的状态,并不是今天白酒的透明状态,而该剧采用的道具正与史实相符。
问题在于,就像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指出的那样:“电视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而就娱乐性而言,历史剧恰恰有一个先天不足——剧情没有悬念。
因此,基于对作品视觉效应的追求,古装剧创作的重心开始由“史实再现”向“历史想象”偏移。也就是说,从借历史的外壳讲故事变成了跳出历史来讲述故事。堪称上古神剧的《戏说乾隆》大概可以算是开先河者。其实,被“戏说”的又岂止乾隆一人。其剧中人物虽然踩着“花盆底”、拖着大辫子,无非以古人扮相演绎现代小品罢了。
近来登上屏幕的古装剧,穿越剧也好,宫斗剧也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历史背景模糊化。虽然它们都是以古代中国为历史背景,但大部分都会将历史朝代模糊化处理,何朝何代、何皇何帝都无从确定。
至于《长安十二时辰》,尽管原著小说有时代背景,但改编成电视剧后还是做了“架空”处理。比如剧中的国号叫做“唐”,剧情发生的时间却是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唐朝年号。对于历史背景的这种处理方式,与前几年热播的《琅琊榜》有相似之处。后者所在的朝代是“梁”,但剧中的皇帝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甚至《长安十二时辰》里“长安”这个地名从技术上讲也无法百分百认定为今天的西安,因为明清时代有一个习惯,把京师(北京)叫做“长安”,甚至有一本关于北京的古代地方志名字就叫做《长安客话》。
综上,《长安十二时辰》实际上并不能算作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剧,而是一部古装剧。
一部尊重历史的古装剧 在“架空历史”中,服装、语言、道具、社会生活、家国天下等古装剧赖以构建的基础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大量古装剧反而越来越重视主角的颜值并极力展示人物的容貌之美。不但历史归于虚无,就连现实也成为可以随意颠倒组合的玩具。
至于如今许多“古装剧”的服装也更多是为剧情、视觉效果所服务。前几年,一部名叫《巴清传》的电视剧在开播前夕被“秦粉”举报该剧以和服“十二单”代替了先秦时期古朴大气的华服,在海报的背景中也放入了天守阁的照片以代替庄严大气的秦建筑群。无独有偶,再早之前的大热剧《武媚娘传奇》中女演员的服装,也有一部分被网友扒出来自淘宝二手和服,甚至其演员的妆发,也颇具和风,而非还原唐代宫廷造型。
再看《长安十二时辰》,即使没有看过原著,也不难从剧集透露的信息猜出历史背景。“天保”年号对应“天宝”,剧中的“长安”地方行政当局叫做“京兆府”,下辖“万年县”,缉拿盗贼的“捕快”唤作“不良人”,这都与真实历史别无二致。剧中一副道家装束的靖安司主官李必对照史实里那位“白衣丞相”李泌,工于权谋的右相林九郎对照“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既然《长安十二时辰》的“架空”背景只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在本剧中是不是能够领略到盛唐时期的景象呢?首先,剧中人物的服装,从“圆领袍”到“半臂齐胸裙”都能在古画和史册中找到原型。甚至男主角头顶佩戴簪子的方法都在网上引发了热议。道教背景的李泌垂直佩戴簪子的方式叫做“子午簪”,恰恰正是自两晋南北朝至唐宋年间常见的样式,可以从唐代张万福撰写的《三洞法服科戒文》找到依据。
在精准复原唐代衣冠的同时,《长安十二时辰》中还令人欣喜地找回了唐代的“插手礼”。按说这并不是什么生僻物事。宋代的《事林广记》描述了这种双手手指交叉在胸部而示敬的“叉手之法”的细节。后来的小说评书里也多有“插手施礼”的记载,《水浒传》里的杨志见梁中书,就是“叉手向前禀道”。颇令人不解的是,在很长时间里,古装剧里的“插手礼”却踪迹难寻,差不多都被“握拳”代替了,对此实在不能不为《长安十二时辰》点赞。
甚至《长安十二时辰》的台词也带有几分复古意味。“早饭”叫做“朝食”,称父为“阿爷”,乃至其他半文不白的台词都令观众看到了编剧的苦心——毕竟“讲着与今天无异的台词”正是当今许多古装剧为人诟病之处。当然,作为一部电视剧,台词还是要考虑到观众的理解程度,许多细节其实也不能深究。比如剧中台词出现了当代司空见惯的“他”与“喝”,其实唐代的“他”只指“其他”,尚无第三人称的用法,同样“喝”作“饮”的用法也要晚至元代以后才出现(所以《水浒传》里只有“吃酒”)。
如果说这只是白玉微瑕的话,本剧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对盛唐长安城场景的复原上了。《长安十二时辰》的开场就是热闹的上元节(元宵节)灯会,唐代的长安城有宵禁制度,日落以后城市居民必须返回里坊。此时“六街鼓绝行人歇,九衢茫茫空有月”,如果谁敢于夜里出门,叫“犯夜”,往往要受极严的处分。只有上元节是个例外,长安一般正月十四、十五、十六3天开坊市门,点灯庆贺,所有市民都可出门看灯。
《长安十二时辰》中恐怖分子(“狼卫”)的真实身份其实很模糊。一方面,“狼”是突厥人的图腾,剧中“狼卫”也是一副漠北游牧民族的传统装束。但是另一方面,通过剧中台词,观众又可以知道,这些“狼卫”的故国是被“大食”占领,为此他们曾经乞求大唐出兵。这让观众对“狼卫”生出同情的同时,又可以将其与历史上被阿拉伯人(即“大食”)消灭的波斯萨珊王朝联系起来了……
当时的长安,充斥粟特商人、质子及突厥投降的部落首领、子弟定居之地,加上前来传播佛教、景教、摩尼教的境外僧徒信士,无疑是胡人在华最重要的聚集地之一。《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所戴过的毡帽,其实就是“胡帽”,早在贞观年间长安汉人就习惯戴各种胡帽,仅凭戴帽已经无法确定是汉人还是胡人了。
无独有偶,剧中同样多次出现的大饼,其实也叫做“胡饼”。它类似于现在的烧饼,在炉中烤制而成,上着胡麻,中间还可以着馅。当时长安街头就有不少专门卖胡饼的商铺,比如据《资治通鉴·玄宗纪》里的记载,唐玄宗因安史之乱西逃至咸阳时,当时正值中午,“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
以此看来,尽管只是一部“架空剧”,《长安十二时辰》并没有选择回避真实历史,没有只注重营造一个故事而忽略了剧中服装、化妆、道具、语言是否符合年代背景——而这正是“古装剧”的魅力乃至存在的意义。
(本文出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