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6月,红大建校不久,国民党师长高双成部突然袭击瓦窑堡,红大随中央机关移驻保安。当时的保安,由于长期遭受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土豪劣绅的残酷剥削与掠夺,地瘠人稀、物产匮乏、交通不便,广大群众生活极端贫困。
加之连年军阀混战,县城遭到严重破坏,当地群众流传一首歌谣:“保安穷山窝,破庙比房多,菩萨比人多。”
红大进驻保安时,极目四望,除了荒山野岭之外,只有破庙烂窑洞、马厩牛羊棚。住着几十户人家,到处野草乱石,遍地牛屎马粪,在这里建设校舍,的确困难很大。
但是,困难吓不倒备尝艰辛、身经百战的长征红军干部。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挽起裤腿,不管职务高低,不论年龄大小,人人动手,清除牛屎马粪、杂草垃圾,垒墙填坑,把一个牛栏马厩的破石窑打扫得干干净净,用石头垒起挡风墙,编条草帘作门窗,半天时间,简陋的校舍和课堂改造而成。
他们把几个小石洞作卧室,一个较大的石洞作讲堂,砌起石讲台和石凳,一座以窑洞为教室、以石壁为黑板、以石头为桌凳和讲台的大学课堂建成了,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课堂。晴天,同学们在大树下露天上课,雨天就搬进石洞里上课,教员们站在石讲台上讲课,学员们坐在石凳上静心听讲。
有一次,毛泽东来讲课时诙谐地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
学员们也常开玩笑说:“同学们,不,同洞们,将来革命成功以后,千万不要忘记保安的石洞,这是锻炼我们的熔炉啊!”红大学员自己动手把破庙烂石洞改造成整齐清洁的校舍,这种精神大大感动了新解放的保安人民,当地群众特地赠送给学校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劳动者可以创造世界”,表达了对红大学员艰苦奋斗精神的高度赞扬。(本报记者思博海整理)
链接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的瓦窑堡正式开学,始称“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7年1月19日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它是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它表达了抗大学员为革命事业艰苦奋斗,随时准备牺牲个人一切的献身精神。为了培养这种精神,抗大一直把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革命传统作为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每个学员毕业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