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我是第一书记
马宁岳:走出来的口碑
通讯员 王超 本报记者 杜音樵
    马宁岳(右一)为贫困户制定年度计划
  黄陵县城西6公里处的道南村是马宁岳的“大家庭”。
  在这里担任第一书记的4年时光,马宁岳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成功转变为一位优秀的基层工作者,原本青涩的她也走向了成熟干练。
  从初来乍到的“女娃娃”到群众交口称赞的“马书记”,马宁岳笑着对记者说:“这是我挨家挨户走出来的。”
  为吃透村情,初到村上的马宁岳利用3个月时间走遍了在村居住的200户人家,摸清了所有村民的“底子”。谁家几口人,分别是啥状况,家里多少亩地,面临的问题具体是些啥,她如数家珍。
  走村入户,马宁岳总会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最新状况。在忙啥?还存在啥问题?马宁岳都会一一记录、梳理归总。然后想想,作为第一书记,她能为群众做些啥?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重心就有了。这是马宁岳的基层工作心得之一,也是她快速融入道南村“大家庭”的重要做法。
  村民刘丙军的母亲瘫痪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医药费像流水般侵蚀着这个收入单一、举步维艰的家庭。
  家里的现状让刘丙军束手无策,心急如焚。
  马宁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主动与帮扶单位联系让刘丙军参加县上组织的果业培训,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开展新园建设,并多方协调为刘丙军申请产业帮扶,发展生猪养殖,还为他申请了公益性岗位。
  在马宁岳等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刘丙军家2018年底达到脱贫标准并自愿脱贫。
  原本就热心肠的刘丙军现在在自己保洁工作做完后,还义务运送村上垃圾,帮助乡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每年开学季就是贫困户张延平的“难过日”。
  张延平的3个儿子都在上学,属于典型的“因学致贫”家庭,他家的4.5亩苹果园因缺乏管理技术和自然灾害逐年减产,家里经济非常困难。
  去年9月份,正当张延平为孩子上学的事发愁时,马宁岳多方联系争取教育扶贫支持,确保了他家3个孩子顺利入学。
  帮一时易,扶一路难。
  为彻底帮助张延平家走出困境,马宁岳和同事协调有关部门,为张延平在县内店头镇红矿找了份瓦斯员工作,月收入4000元,并为其妻子申请公益性岗位,担任村里的保洁员和护林员月收入1200元,张延平一家彻底摆脱了贫困。
  “我一个果农现在也成了‘上班族’了。”张延平感慨道。
  马宁岳深知村民良好的文明素质是弘扬新风正气的基础,更是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内在保障。
  为倡树文明新风,马宁岳带领村民在村上开展“三做”活动,即“村规民约做保障”“榜上明星做榜样”“党员示范作表率”,通过党员带头,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
  一路走来苦中乐,扶贫岁月最难忘。“也没啥,最重要的就是把群众心上的事和问题干好、解决好就行。”问及基层工作的诀窍时,马宁岳直率地说道。
  在马宁岳和同事以及道南村全体村民的努力下,2018年底,道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脱贫。
  然而,马宁岳并未停步,她仍然致力于道南村群众的增产创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