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大学教室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大学旧址 本报记者 王玥
说起“红大”,每一个陕北人都耳熟能详。但作为陕北人,你对曾经地处志丹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到底有多少了解?8月7日,跟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媒体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记者采访了对“红大”历史颇有研究的志丹县关工委副主任何启华,听他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红大”故事。
在陕北的志丹县县城南前桥沟半山腰上,有一排很不起眼的土坯窑,简单的窑舍嵌在陡峭的山崖中,它就是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其前身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1936年6月1日,党中央决定在瓦窑堡创办抗日红军大学,林彪为校长、毛泽东兼政治委员、罗瑞卿任教育长、莫文骅任党总书记。7月初,‘红大’随同党中央机关一起来到了我们志丹。”何启华讲述道。
“红大”在当时的保安县,也就是现在的志丹县,第一批学员1000多人,他们被编为了三个科。其中,第一科培训红军师团以上的干部,有学员40名。第二科主要培训营、连级以上的干部,以学习政治、军事、文化为主,共有学员225人。第三科共有学员800人,主要培训班、排干部和部分老战士以读书、识字、看报为主。
“你知道当时延安‘红大’到底有多大?”看到记者一头雾水,何启华笑着说:“那时的‘红大’分了三个地方,第二科驻在城南三里路的柳树坪村,第三科先是在顺宁宋庄寨子办学,之后迁往甘肃环县木钵寺,只有第一科驻在城南桥沟红石崖上废弃的窑子里和旁边的石洞里。”何启华进一步解释说。
“红大”来到保安的时候,其实这些大窑洞是羊圈,里面都有羊粪,所以学员自己把羊粪清理出去,又搬来了一些石头砖块作为桌椅板凳,还给老师用一个大石头砌了一个很像样的讲台,用锅底灰刷到墙面上做黑板。
那时候,这地方人烟稀少,树木茂密,狼经常半夜跑出来寻食,由于窑洞没有门板,门口挂个草帘子,有几次狼竟然跑进了窑洞。为此,学员们睡觉时人人枕头旁边都放一根棍子,门口搁个凳子和洋瓷盆,狼进来碰倒瓷盆,听见响声,就起来打狼。
在紧张的战争年代,条件虽然艰苦,但能够坐下来学点东西,真是难得,也是幸运。他们都非常珍惜这一机会,学习特别认真,休息的时间都抓紧看书,晚间一个班只发一根洋蜡,就着烛光如饥似渴地索取知识,洋蜡燃尽,大家就摸黑进行讨论。
党中央对“红大”一科很重视,很关心。周恩来规定一科的伙食费每天一角钱,还可以实报实销(当时部队是每人每天五分钱,机关是三分钱);解决吃肉问题,是用现洋到农村去买猪和羊,买回来自 己养着,每星期可以会餐一次,还吃几次羊肉。那时,中央机关较为清苦。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里这样描述:有什么样的学校由于纸荒而不得不把敌人的宣传单反过来当做笔记本使用,他们以石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敌机轰炸的“高等学府”,全世界也恐怕只有这么一家。
何启华告诉记者,他的故事是从当年“红大”一科学员贾力夫的儿子贾卫平那里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