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生态修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本报评论员
  从1999年起,延安率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生态修复工程,从历史版的“兄妹开荒”,到现实版的“兄妹造林”,这场决战荒山秃岭、弥合自然创伤、积极以退而求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在20年后的今天,被喻为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卓越实践,已成为人类重建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
  在历史上,延安也是水草丰美的一方“乐土”。历经战乱破坏、过度垦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越垦越荒,越荒越穷,越穷越垦”,大自然的供给难以为继——延安“苦生态之恶化久矣!”给自然“松绑”,让环境“喘息”,大规模的生态修复便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主动“退却”是艰难的抉择,也是一次“伟大的退却”。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生态系统恶化的势头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发展路径举步维艰,生态恶化诱发的自然灾害频仍,制约了延安持续发展的脚步,逼迫人们严肃地审视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共生关系。从1998年吴起县创造性地提出“封禁退耕、舍饲养殖”,到1999年率先响应国家号召全面退耕还林,再到2013年自筹资金2亿元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延安在以“退耕还林”为主加快生态修复的探索中,始终走在全国最前列,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截至2018年,延安市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4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9.4%,占全国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的2.1%。工程涉及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提高了35.3%……
  退耕还林的背后既是干群一心、使命在肩的永续奋斗,也内涵着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群众创造的生动实践相结合的智慧。不难想象,没有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布局和一整套自上而下的政策保障,没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和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强力推动,没有公共财政巨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退耕还林工作无论如何都是难以深入持久的。同样,没有广大群众创造性的实践,也不可能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更不可能有建设生态文明的觉醒,退耕还林同样难以持久地开展下去。这些经验,在目前第二轮退耕还林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庇护,这是延安人民在打破“越垦越荒,越荒越穷,越穷越垦”怪圈的实践中真切地感悟出来的最朴素的道理,它深刻诠释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内涵,闪烁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芒。
  进入新时代,缓解和协调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紧张关系,我们的任务更艰巨。选准了突破口,选对了路子,就要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陕西和延安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明确地指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是其发展的明显制约”,这既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鼓励。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放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修复为主,自觉地从“兄妹开荒”到“兄妹造林”的艰难抉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延安山清水秀天更蓝,人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