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优质均衡发展才应是教育改革的根本
  常青
  教育资源均衡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所遇到的众多问题之一。也是近年来,国家对于教育行业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让教育政策和资源惠及农村地区学生,提升农村教育水平,逐步缩小教育在区域、城乡、校际间的差距?甘泉县拓宽思路、大胆实践,稳步推动教育改革,严格落实省市深化教育改革文件精神,立足县情、大胆施策,持续推动教育改革,起到了均衡教育资源的良好示范作用。
  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教育事业规律,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从而真正地实现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有好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从根本上说,要解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树立起“公平教育”理念,让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让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教育。在广大市民对优质资源普遍需求的当下,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更根本、更重要。为此,既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投入,提升校园标准化建设水平,还需要加大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流动”力度,并广引人才,提升“普通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师资水平。这些,才是均衡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的治本之策、务实之举。
  教学楼高不高,运动操场大不大,校园环境美不美,实验器材多不多……这些常常是人们判断某所学校是否为优质学校的第一眼标准。诚然,教育设施很重要,是教育资源中的硬件。这几年随着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对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的实施,县域内校际间的教育设施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但是,最核心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桌椅,而是教师。教师是教育资源中的软件,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的均衡才是重中之重。当前,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
  李克强总理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教育公平既包括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包括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有接受相同教育质量的机会。教育应该而且必须优质发展和均衡发展。也就是说,既要均衡发展,更要优质发展,优质均衡发展才应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因为,教育均衡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