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韩仁祖:小苹果种出好“钱景”
本报记者 朱佳雨 通讯员 张佳宇
  韩仁祖给别人打工第一次管理苹果树的时候,他才31岁,如今已过去了22年。那个时候,他所在的志丹县旦八镇石洼庄村一辈又一辈村民,都将希望寄托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祖祖辈辈埋头种地的村民没有意识到,志丹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全县日照充足,平均年日照可达2332.1个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2%,平均年降水量525mm,加之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全县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效果的显现,降雨量明显增加,是苹果最佳生产带。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志丹县就开始引进栽植苹果,主要栽植红元帅、黄元帅、秦冠、国光等。到八十年代,全县苹果面积曾一度上升到3万多亩,涌现出了如义正乡狮庄、顺宁镇安兴庄、双河乡李家湾等一批效益较好的果园典型,亩均年收入曾经达到1000~1200元,全县果业收入达千万元。
  随着苹果产业在志丹的不断发展,深知果树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摇钱树”的韩仁祖,于2013年带着十几年累积的过硬苹果管理技术返乡创业,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流转了石洼庄村西沟组户的果园240余亩,期限20年。2014年经大改型,果树在次年陆续挂果,到2018年,韩仁祖家的苹果收入达到了115万元。效益出奇地好。“今年我共套袋249万个,预计收入将达到200万元以上。”提到今年的收入,正在果园里忙活的果农韩仁祖得意地笑了。
  靠着过硬的技术,韩仁祖成了村里的苹果大户,乡亲们时不时过来参观一下,也让他心里除了那点“成就感”,还有了新的想法。
  “用自己返乡创业的成功经验,带动石洼庄村苹果管理。”韩仁祖开始计划。村里人尝到了苹果产业带来的甜头,发展苹果产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年来,全村有20亩以上果园的村民达35户,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民有10余户。韩仁祖还带动了全村果农管理技术的提升,通过现身说法,周边果农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增强,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质的转变,全村果业技术能手已达到27人,果农技能水平整体得到提升。此外,韩仁祖的果园成为石洼庄村的一张对外名片,是全镇苹果管理技术标杆园,也是全镇果农技能重要实训基地之一。
  韩仁祖果园里的苹果商品率高,成为各大果商竞相收购的重要生产地之一。在销售自家苹果的时候,他也不忘将购销信息实时共享,主动在果农与果商之间牵线搭桥,拓宽了全村苹果销路。
  10月11日,第十二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将拉开序幕。韩仁祖又开始忙碌起来,他琢磨着再下点力气宣传,“果博会”上一定可以再签几个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