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剑丽正在给游客做讲解 一身笔挺的军装,整个人看起来精干、和蔼,英姿飒爽,这是袁剑丽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今年,已经是她从事旧址讲解工作的第12个年头。
“我从小对延安充满向往,一定要留在延安。”2000年,延安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袁剑丽没有回到家乡宝鸡,而是毅然留在了革命圣地延安。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经人介绍来到枣园革命旧址工作,开始了她的讲解生涯。
作为一名讲解员,首要任务就是背诵讲解词。由于她不了解延安的历史,背诵起来觉得很难。后来,其他讲解员给她讲述关于延安的历史,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积累,一个星期后,她顺利背会了所有的讲解词。
回忆起第一次讲解,袁剑丽至今记忆犹新。“我第一次做讲解时内心特别紧张,面对游客,我甚至都忘记了自己要怎么讲。”
在做讲解工作后的第一次考核中,由于袁剑丽的勤奋努力,她被单位评为“三级讲解员”。而在之后单位的多次考核中,她都被评为“二级讲解员”。
说起一些比较重大的讲解接待工作时,袁剑丽表示,“每次心情都很复杂,既兴奋、激动,又有些紧张。”有时候可能太关注对方的反应,她几乎都忘了自己要讲解什么。
“今天你是主导,你说走哪儿,我们就跟着你走。”在一次讲解中,一位上级领导跟她这样说。听了这位领导的话,她的心慢慢放了下来,讲解也越来越自然。两个多小时的讲解结束后,大家被她的敬业精神打动,为她献上掌声。
2012年,一对60多岁的湖南老夫妇来到枣园革命旧址参观,工作人员建议他们跟着团队听讲解,但两位老人坚持要请讲解员。之后,袁剑丽被安排为这对老夫妇俩讲解。讲解过程中,每每讲到跟毛主席相关的故事,两位老人就热泪盈眶。特别是在讲到毛主席号召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时,老人家特别激动,感慨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天下午,他们在毛主席曾居住过的旧址院中坐了许久。“看着他们对老一辈革命家的那种真情实感,我也深受感染,觉得自己每天能在旧址为大家做讲解,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袁剑丽说。
为了给游客更好的体验,袁剑丽在讲解中还时常与游客互动、交流。“红彤彤的太阳照呀么照枣园,敬爱的周总理呀,盘腿坐在纺车前……”每次走到周恩来旧居前,袁剑丽都会为现场的游客一展歌喉。2012年,袁剑丽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特聘为教师。“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袁剑丽说,有时候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她也不太懂。她会把提问者的电话留下,课后向党校教授请教,也会和同事一起探讨。得到答案后,她会及时反馈给提问者。这几年来,袁剑丽已经养成这种习惯。也正是因为这个习惯,她积累了很多以前不懂的知识。
“妈妈,你背的我们都会背了。”每次在家背诵讲解词或者参加演讲活动,儿子都会这样说,家庭成员也成了她的听众。“我们工作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多亏老公对我工作的支持。”袁剑丽说。
12年来,袁剑丽出色地完成了单位交给她的各项接待任务。2016年,她获得全市首届讲解大赛二等奖;2017年,她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评为优秀教师。
“我很幸运,自己能留在延安。”袁剑丽说,她会继续认真讲好红色故事,让延安的红色革命历史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