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军(右一)为枣农讲解枣疯病防治技术 通讯员 张伟 本报记者 王爱荣
红枣产业是延川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全县共有枣树面积20万亩,枣品种达60多个,其中主栽品种有狗头枣、团圆枣、木条枣、骏枣、梨枣等。
可是要让这小小红枣变成致富的大产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前两年,枣疯病就是制约枣农增收的一大瓶颈。
说到枣疯病的困扰,延水关镇刘泉河村村民刘军禄深有体会。他居住的院落周围全部种植了枣树,最初只有一棵枣树得了枣疯病,不久便一发不可收拾,蔓延了一大片。“以前枣树得了枣疯病就得挖掉,最后树都没了就更不要说收成了,一家子生活的指望也没了。现在,有了刘教授的办法,不用整棵挖掉了,而且枣子的抗性也能提高,不仅保障了收成还提高了品质。”
这位为枣树抗枣疯病的刘教授就是身兼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和河北省枣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的刘梦军教授。
近年来,由于枣园管理问题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枣疯病严重,给枣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枣农的增产增收带来了巨大困难。为全面有效防控枣疯病危害,降低枣农种植损失,提高枣园综合管理水平和枣农收入,县红枣办通过国家农业部推荐,自2018年起积极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聘请刘梦军教授团队在枣主产区进行枣疯病防治试验工作,以及研发提高枣子抗性的技术。
刘梦军教授来到延川县后,积极调研当地枣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枣疯病的发病程度,并与县红枣办合作划拨实验地块,制定试验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及技术指导工作,他带领技术团队深入延水关镇东村、刘泉河村,将枣疯病防治的最新技术带到了枣农的手中。
针对枣疯病的发病特征,刘梦军团队制定了给树干输液、及时去除新疯枝、嫁接抗病新品种的防治方案,并彻底清除治疗价值不高的未结果疯幼树、病情极重的衰弱树、枣树周围传病昆虫主要寄宿的松树、柏树等。
刘教授带来的新技术解决了枣农们多年来的一块“心病”,提高了枣子产量和品质,让枣农们真真切切地提高了收入,越来越多的枣农在当地办起了红枣加工厂,吸引了很多外地的客商慕名而来采摘收购。
“我们根据刘教授专家团队的方案管理实施,枣疯病防治效果非常明显,枣农们都受到了很大的实惠,提高了他们科学种植的意识,从而促进了我们延川枣产业的大力发展。”县红枣办主任高永强说道。
红枣的发展离不开枣农的辛勤劳动,更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技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延川县正积极引进更多像刘梦军教授这样的技术人才,来到生产第一线,帮助、带动农民发展产业,使每一位农民的产业都像红枣一样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