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甲村的大棚蔬菜 ●大张村养殖户李水喂牛 通讯员 曹苗苗 本报记者 常青
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延川县始终把全面落实产业帮扶政策放在扶贫第一位,围绕苹果、大棚、养殖等特色产业,全力推进产业扶贫,点燃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在已整村脱贫的永坪镇黄家圪塔村,一场发展产业的会议开得火热。该村第一书记田婷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脱贫户的“七嘴八舌”:开网店,打出延川蔬菜的品牌;合作社探路,把产品销得更远……村里的200多座大棚带给村民新的致富希望。
关庄镇二八甲村,新的产业让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村民姬世录靠种植苹果、桑树以及养猪等方式摆脱贫困,今年他的果园开始挂果,预计收入可达10万元。村民任玉前通过种苹果和经营大棚蔬菜实现脱贫致富,顺利摘掉“贫困帽”。村民白风军坚持养牛,就这一项收入也可脱贫了……现在的二八甲村,已成为延川远近闻名的“明星产业村”,该村种植的西红柿、辣椒、茄子,不仅深受延川本地人的喜欢,更是远销北京、上海等地。通过发展大棚产业,二八甲村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村民们的生活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重要路径,没有产业发展的带动,贫困户很难自主脱贫,缺乏产业支撑,即使脱贫了也难以持续。”关庄镇大张村第一书记牛锐说。
初冬的陕北高原,气温已接近零度,但关庄镇大张村的南义沟养殖小区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养殖户们忙着清理牛粪、铡草、喂草、给牛添料,提起今年的收入,他们眼角眉梢的笑容藏都藏不住。通过产业扶持,关庄镇的贫困户一个个都从“烂杆光景”走向了富裕生活。
如今的关庄镇,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累计投资达到800多万元,建成了马家沟、南义沟等9个规模养殖小区,全镇现存栏肉牛达到4500余头,生猪存栏达到3600余只,刘家圪塔、王家沟、鸭巷等沟道村的群众户均养殖家畜达到10头以上。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延川县始终坚持治本造血、长短结合,建立脱贫致富产业,夯实稳定脱贫基础。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苹果21.86万亩、大棚7648座、拱棚4764座,猪牛羊存栏11.72万头(只)、家禽24.9万羽,种植中药材5万亩,栽植核桃、米槐等4.3万亩,覆盖贫困户6392户。累计培育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792个,形成了入股分红、托管托养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将贫困群众牢牢嵌入产业发展链中。
延川县委书记张永祥说,“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巩固脱贫成果,唯有鼓足干劲,一拼到底。”如今,第一书记们依然天天奔波在扶贫一线,农户们天天在地里、大棚里、养殖小区里忙碌着,一项项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也让他们的致富脱贫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