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优美的宝塔山游客中心 ●二道街环境整治项目完成后,街道更加开阔 本报记者 王婷
自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以来,我市积极制定“城市双修”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山体生态修复、河道水体整治、革命旧址保护、街区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九大工程,突出节点、抓住重点、统筹次序、强力推进,“城市双修”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以前,这里是宝塔区区政府驻地,周围还有一些老百姓的住房,如今,这里成了宝塔山游客中心。”宝塔山景区讲解员魏玉告诉记者,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的实施,既保护了文物,又改善了民生,得到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一致好评。
“宝塔山游客服务中心占地86亩,集旅游服务咨询、展览、休闲、停车等功能于一体,建有曙光广场、星火广场、信念之路等礼仪性场所,成为游客游览、交流的重要场所。”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经理常亮说,宝塔山游客中心的建筑风格延续了延安的地域文化特色,保留并修复了部分山体窑洞,与新建筑融为一体,实现了新旧建筑交融共生。项目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2019年5月建成投用。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获得了UIA(国际建筑师协会)2019第四届巴库国际建筑大奖,这是中国大陆作品首次获得该项建筑大奖。
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是我市“城市双修”工作的一项重点工程。据常亮介绍,宝塔山位于城区中心,受“三山两河”特殊地形的限制,长期以来群众在山体上靠山切坡自建了大量窑洞,布局散乱、人景争地问题突出,山体生态破坏严重,对宝塔山的人文景观、自然风貌构成侵害,严重影响革命圣地形象。2017年,按照国家5A级景区创建标准,我市启动实施了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搬迁了宝塔区政府及1646户山体居民,拆除建筑面积17.4万平方米。同时,对滑塌的边坡、山体栈道、两侧岩石等进行加固,实施排洪及水土保持工程。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性生态修复,重建山体生态,恢复景区原貌,提升了景区环境品质。
“自从火车站东西广场地下空间改造项目建成投用后,再也看不到出站口周边拥堵的出租车和私家车了。”说起“城市双修”工作开展以来延安火车站发生的变化,市民张良明深有感触。
为有效解决火车站周边道路交通拥堵、人居条件较差、自然景观破坏等突出问题,2018年,我市启动实施了火车站周边综合整治提升项目。该项目包括火车站地下连接通道、东西广场地下空间改造、西广场跨河桥等工程。“项目对街道东西两侧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减少地面人车流量,并将东广场地下商场改造为地下车库,设置出租车区、社会车辆区,优化行车流线,打通东西广场车库连接线,实现人车地下通行和交换。同时在火车站西广场向南河滨路设置人行跨河桥,提升南河滨路至火车站通行效率。”市城市建设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刘超子介绍说。
同样,家住中心街的市民刘娟也感受到了“城市双修”带来的便利。“以前,二道街这块环境卫生不好,改造后,环境变美了,我们出来吃饭、逛街心情都变美了。”
市城改办北城区项目负责人贾涛涛介绍,二道街环境整治项目也是我市“城市双修”工作的一部分。二道街是延安老城的核心区,也是金融商贸聚集区,为彻底解决该区域门面店铺零乱、公共空间局促、服务功能缺失等“城市病”,2018年以来,我市立足“革命圣地、历史名城”的城市定位,启动了二道街环境整治项目。通过拆除广告牌匾、改造商业立面、架空杆线入地等,对原有建筑和8条道路环境进行了整治提升。取缔地面停车位,增设城市家具小品,完善通信、电力、供水等公共设施服务功能,实现与中心街地下综合体项目无缝衔接。同时,对街区建筑的一、二层立面进行改造提升,同步植入步行景观系统,建造连廊、石牌坊、区块吊顶等,打造明清风格商业步行街,进一步提升了城市“颜值”。